“麒臻的樣本測試結果出來了?”
他的態度,仿佛溫穗的存在,只是實驗室里無關緊要的背景板。
助理遞過平板:“比預期低3,高頻穩定性還需要優化。”
賀霜的注意力立刻被屏幕里的數據吸引,指尖在屏幕快速滑動,原本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專注的亮色,“我懷疑是柵極氧化層的厚度問題?!?/p>
溫穗對柳閔使了個眼色,后者悄悄退到休息區。
窗外陽光透過百葉窗照在麒臻芯片的設計草圖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線路圖里,藏著整個團隊近幾年的心血。
陳院士接過平板,在數據圖表上掃了兩圈,忽然抬眼看向溫穗,語氣透著幾分刻意的考較:“麒臻芯片的電流泄漏控制得不錯,你覺得柵極那層氧化膜該調多厚才合適?”
溫穗正看著操作臺的芯片樣本,聞言回頭:“32納米?!?/p>
她頓了頓,補充道,“就現在的技術水平,這個厚度既能保證氧化膜結實,又能避免電流亂竄,再加點氮化物輔助,高頻狀態下的穩定性至少能好5?!?/p>
陳院士的眉峰動了動。
這個答案和他昨晚演算的結果分毫不差。
他輕哼一聲,又拋出個更刁鉆的問題:“知道為什么選碳化硅做基底嗎?從材料韌性和散熱能力兩方面說說。”
“碳化硅比普通硅片結實得多,耐高壓高溫的能力是硅的10倍,更適合在高速運轉的環境下工作?!睖厮肼暰€平穩從容,“而且它散熱快,能減少散熱零件的體積,這點對汽車上用的芯片特別重要?!?/p>
麒臻芯片尚未研發成功,她卻已經想到之后會運用到的項目。
賀霜抬眸看了兩人一眼,繼續調試檢測儀,嘴角彎起愉悅的清淺弧度。
陳院士放下平板,語氣稍緩卻仍帶試探:“聽說你本科是學計算機的?那你說說,芯片設計時的時間控制和精算師算風險,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這個問題跳得有些遠,連賀霜都停止手里的活。
溫穗沒愣住,手指輕輕點了點桌面:“都是在有限條件里找最好的方案。”
“芯片里的信號傳遞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就像精算師算保險公司的準備金。前者要平衡信號快慢,后者要保證有足夠的錢賠給客戶,本質上都是在算概率,找最優解。”
“你還懂精算?”陳院士的驚訝藏不住了。
他只是見不慣她的淡定,想著隨便找個問題為難她一下,讓她懂得知難而退,收斂點。
哪曾想,她居然真的能回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