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戰爭結束后,一共有39艘核潛艇向東大投降。
這里面,包括25艘戰略核潛艇,其余14艘是攻擊核潛艇。
這些潛艇在開戰后就進入了太平洋深處,全部失去了蹤跡。
后來才查明,這支潛艇部隊的指揮官,并不愿意與別列夫斯基同謀。
事實上,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涅佐夫大將和別列夫斯基的政見并不完全一致,結果就是,在最后的海上決戰中,涅佐夫大將有意識地保留了十幾艘核心戰艦,其中就有他的旗艦基洛夫號核動力巡洋艦。
在海上決戰后,涅佐夫大將率領這十幾艘核心戰艦,向海參崴申請避難,得到了東大的同意。
因此,這十幾艘核心戰艦一直停泊在原太平洋艦隊海參崴海軍基地,就在遼東海軍造船廠邊上。
問題是,涅佐夫是向東大申請避難,遠東叛軍被消滅之后,這批戰艦依然屬于蘇聯的財產。
因此,李干除了組織人員上艦研究,其他的做不了。
不過,向東大投降的那39艘核潛艇就不一樣了,那些屬于東大軍隊的戰利品。
這些潛艇全部停在了瓊島雨林基地。
東大海軍有兩處核潛艇基地,而外國情報機構認為,東大海軍至少有五處核潛艇基地。
實際上,雨林基地是導彈艇基地,這39艘核潛艇就這么光明正大地停泊在那里。
在海軍服役過的人都知道,全軍所有兵種里,潛艇部隊是最為神秘的,是唯一最神秘的。
潛艇部隊這個概念,常人是很難真正了解的。
先從待遇說起,全軍所有兵種里,工資待遇最高的是潛艇兵,比飛行員的都要高。
部隊有七類灶,最高等級就是潛艇灶,然后才是空勤灶,即飛行員吃的那一類灶。
潛艇兵有多牛逼?
從李干抵達瓊島雨林基地這天的兩件事可以看得出來。
這一天,李干駕駛殲-15a降落在水靈機場后,便驅車來到了雨林基地,他要實地看看39艘核潛艇的情況,拿出一套處理方案來。
這一天,一條剛剛服役的039型常規潛艇海試歸來。
這型潛艇就是根據李干的要求,基于西德209型常規潛艇研制出來的3000噸級潛艇,使用了能夠潛航15天的電池組,勉強夠得上aip潛艇的范疇。
東大海軍潛艇的舷號通常以3和4開頭,3開頭的是常規潛艇,4開頭的是核潛艇。
039型潛艇首艦的舷號是301艇。
其實極少人知道,潛艇的舷號不是固定的,有時會不規則地變動,今天叫301艇,過幾天可能就是308艇了。
因此,有時候出現在公開場合或者公開報道拍攝的照片上,有時候限號是301,有時候是308,而實際上就是同一條艇。
更多時候,潛艇的艇身上是沒有編號的。
東大海軍第一艘核潛艇是在1974年代服役的,是攻擊核潛艇,也就是著名的長征一號。
東大海軍潛艇的對外代號也是有規律的,常規潛艇是“長城系列”,核潛艇則是“長征系列”。
詭異的是,整整50年之后,長征一號核潛艇依然還在,即401艇。
核潛艇的艦體壽命比航母的還要長,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