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下車,是李招娣提出來的。
她提起的時候,沈衛民一時沒反應過來他娘想干什么。反應過來之后,幾乎立刻就想到了可能的原因,如果說有誰能阻擋他娘回家的腳步,讓老人家要在省城下車,那就只可能是她了。
大侄女李靈。
“怎么突然想起她來了?”倒不是沈衛民輕滿侄女,不過一直沒養在跟前,就算是有大哥這層血緣關系在,叔侄兩個的感情也只能算淡薄。
因為前大嫂臺素華看不上,李招娣沒有和孫女兒見過面。沈衛民偶爾遇見李靈,有時候回家也會隨口提一句,從來不見李招娣同志多有上心。說到底還是不親近,雖然說孫女跟著母親生活也是孫女,但到底是不一樣的。
要拿李靈和李家康相比,不對,他們根本不用比,在沈家人心里,雙方的重量在一開始就是失衡的。一個是素未蒙面的孫女兒,一個是親手養了好幾年的孫子,孰輕孰重是個人都能分得清。
因此,沈衛民才有這一問。
“我這把老骨頭,下一次再來省城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我也不指望著她以后自立,有本事了,能去家里看看我。只能趁著我還能動,親自去看看她了。”李招娣笑呵呵說道。她沒什么功利心,也從來沒覺得自家這邊親戚朋友能在李靈心里占很大的比重,就像李家康在他們心里無可替代一樣,在李靈心里,肯定也是她媽和她媽那邊的親人更親近。
她也沒想著對孩子怎么樣,就是去看看,也算是全了念想。
念想啊——
李靈是李衛國的第一個孩子,可以說是在李招娣的期盼中出生的。從李衛國寫信回家說他媳婦兒懷孕了,李招娣就開始給準備,要不是臺素華這邊太講究,她都去給伺候月子了。
十月懷胎,臺素華生個女娃娃,當時沈家還沒分家,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背后掐尖說壞話,李招娣就跟沒事兒人一樣。女娃娃咋了,從誰肚子里跑出來的誰疼,閨女就不是從你肚子里跑出來的,你都不疼,還指望誰能拿你閨女當寶貝?
李招娣想得開,不過這份期盼到底沒迎來結果。后來兒子安定下來了,往家寄錢的數目越來越大,得了機會也會家來省親,但從來不帶孫女兒。
李招娣也從來不問。這婆媳問題千百年來都沒能解決,到她這兒就能解決了?
當然不可能!
既然知道不可能就不要強求,總歸她和素未蒙面孫女的唯一的關聯就是兒子,只要兒子過的好,兒子平安健康,那比什么都強。畢竟,這才是從自己肚子里跑出來的。
李衛國不提,李招娣從來不問,這個問題就擱這兒了。到后面李家康出生,開始隨李衛國回家省親,提起孫女兒的時候就更少了。
后來李衛國犧牲,老兒子做事非常直接,孫子被接回了家,孫女則跟著母親。
李招娣談不上失望還是難過,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這次出門之前,李招娣和老頭子提過這事兒,想著要不要拐彎兒去看孫女,到后面卻又是她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