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京都·二條城——
凄冷的秋雨敲打著二條城漆黑的屋檐,仿佛在為這個戰敗的民族奏響哀歌。
大殿內,倭國后陽成天皇面色蒼白地端坐在御簾之后,下方跪滿了公卿貴族。大殿中央,豐臣秀吉那顆經過防腐處理的首級被盛放在漆盤中,空洞的雙眼依然圓睜,仿佛死不瞑目。
“大夏……大夏皇帝真說要攻打京都?”天皇的聲音微微發顫。
負責傳信的老臣伏地顫抖:“回陛下,大夏艦隊已摧毀我所有水師,現盤踞在長崎港。其皇帝放出話來,若不……若不臣服納貢,便要讓京都化為焦土……”
殿內一片死寂。曾幾何時,他們還做著“征服朝鮮,進軍大夏”的美夢,如今卻被現實狠狠擊碎。那些耗費巨資建造的“鐵甲艦”,在大夏真正的海軍力量面前,竟如紙糊般不堪一擊。
“德川家康呢?”天皇突然問道,“他不是接替豐臣秀吉統領武家嗎?”
“德川大人……”老臣聲音更低了,“已秘密派使者前往長崎,準備……準備談判。”
簾后傳來一聲無力的嘆息。天皇知道,倭國的命運,已不在自己手中。
——長崎港·大夏遠征軍大營——
長崎港內,大夏戰艦如林,桅桿上的龍旗在陽光下獵獵作響。三日前,遠征軍兵不血刃占領了這座倭國最重要的對外港口,并以此為基地,向倭國腹地施加壓力。
中軍大帳內,我正與陳芝兒、唐若雪、拓跋宏等核心將領商議后續戰略。案幾上攤開的是一張剛繪制的倭國全圖,標注著各藩勢力范圍和資源產地。
“陛下,德川家康派密使求見。”侍衛入內稟報。
“宣。”我嘴角微揚。德川家康,這個在原本歷史上開創江戶幕府的梟雄,果然識時務。
密使是個精瘦的武士,一進帳便五體投地,額頭緊貼地面:
“外臣叩見大皇帝陛下!吾主德川家康愿臣服天朝,永世為藩,只求陛下息雷霆之怒,給倭國一條生路。”
帳內眾將冷笑連連。三個月前還叫囂要“飲馬長江”的倭國,如今卻像喪家之犬般搖尾乞憐。
“德川家康?”我故作沉吟,“朕記得倭國當政者是豐臣秀吉。”
密使身子一顫:“豐臣……豐臣氏倒行逆施,已遭天譴。吾主德川順應天命,即將接管倭國軍政大權。”
我心中了然。看來德川家康是借大夏之手除掉了政敵,現在又要借大夏之勢鞏固權力。這等權術,倒符合歷史上他的形象。
“倭國屢犯大夏,屠戮百姓,罪不容誅。”我聲音陡然轉冷,“若要朕退兵,需應下幾個條件。”
密使頭埋得更低:“請……請陛下明示。”
我一揮手,唐若雪展開早已擬好的條款:
“其一,倭國去帝號,倭王改稱倭國公,世代由大夏冊封;
其二,割讓對馬、壹岐兩島予大夏,作為海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