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看看。”我笑著回應。
林岳點點頭,將瓶子輕輕放在茶幾上,這是古玩交易的規矩,避免因手遞手交接時的意外導致瓷器掉落破碎,那責任歸屬便難以說清。
我從口袋里掏出放大鏡,湊近瓶子,目光如炬,仔細觀察每一處細節。
我清晰地看到釉面的開片紋路自然細膩,青花的筆觸流暢灑脫,琺瑯彩的色彩鮮艷且過渡自然,這些都是清代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征。
又確認沒有任何缺損后,我將中指點在瓶子上。
“清乾隆霽藍釉描金纏枝蓮紋轉心瓶,1777年燒制,歷經歲月洗禮,霽藍釉色未變,金彩依舊閃耀,琺瑯彩繪畫栩栩如生,堪稱清代瓷器中的稀世珍寶。已損壞,可修復。”
我心中狂喜,因為清代轉心瓶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珍品,屬于清代創制的一種瓶式。
清乾隆年間(1736-
1795年)是中國瓷器制作的鼎盛時期之一。乾隆皇帝對瓷器制作有著極高要求,尤其是對粉彩瓷器的追求達到了極致。
轉心瓶是乾隆粉彩瓷器中的代表作之一,因其瓶身可以旋轉而得名。它的制作工藝極為復雜,需要經過多次燒制才能完成,且成品率極低,因此顯得尤為珍貴。
乾隆皇帝對轉心瓶尤為喜愛,曾多次下令制作,并將其視為珍寶。
清代轉心瓶在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
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余”轉心瓶,在2010年11月11日英國babrids拍賣行的拍賣會上,就以5160萬英鎊(約合5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
2021年6月8日,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紅的軋道雕瓷鏤空“有鳳來儀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在北京保利拍賣以26565億元人民幣成交;
還有清乾隆御制胭脂紅的番蓮花卉套爐鈞釉太平有象轉心瓶,在香港蘇富比2019年4月3日的拍賣中,成交價也高達82225萬元人民幣。
若能拿下這個破碎的瓶子并修復好,必將帶來數千萬的巨額利潤。
“這瓶子雖然破碎了,但我很喜歡,一百萬我也不還價了。”我微笑著說道。
“不錯不錯,果然是高價收購古玩,袁雪羽你沒吹牛。”林岳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五十萬購入,百萬賣出,凈賺五十萬,這樣的買賣對他來說無疑極為劃算。
很快,我通過手機銀行轉了一百萬給他,而破碎的轉心瓶便屬于我了。
“我們走吧……”我向袁雪羽使了個眼色,心中急切地想要她能跟我離開。
然而,林岳卻也對袁雪羽發出邀請:“袁雪羽,走吧,我們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