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農場的五十萬畝小麥開始收獲。
張日隆還有縣里市里和省里很多人都親自過來觀看。
在農場兩百多平米的大廳內,眾人站在四十平米的組合大屏幕前方,看著最新的狀況。
水手農場自己購買的上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以及從省里其余農場和農機公司租借過來的一百臺收割機都已經開始工作。
“現在除了一些必須要人工的機械之外,大部分收割設備都是無人操作,在各個區域都安排了無人機進行監控,若是出現問題的話,我們的維修人員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倪鯨鵬負責介紹,他實際上對農場的狀況也不太了解,但是張日隆不想說話,就把事情丟給他了。
“感謝省里領導和沿途各縣市領導,為油罐車的安全運輸提供了方便,還有各個農機農場的幫助,在百忙之中抽出機械幫助我們盡快收獲這五十萬畝小麥。”
張日隆聽著倪鯨鵬的講話,無動于衷的看著前方大畫面里的機械。
五十臺收割機排成稍微錯開的橫排陣型在金色的麥田里推進。
倪鯨鵬繼續對著省里領導和陪同的同省國有農場負責人介紹。
“我們當初設置小麥田地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收割問題,所以盡量把麥田安置在土地平整的區域。”
“每臺收割機的收割臺都有十二米長,五十臺聯合收割機并排可以形成六百米的大型收割陣線,每分鐘速度是75米。”
“這五十臺聯合收割機每秒可以推進接近一畝的面積,一分鐘60畝,一小時就是3600畝,事實上會多一些,我們之前做過測試,五十臺聯合收割機正常情況的收割速度是每小時接近4000畝。”
“我們水手農場自己有一百臺聯合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接近八萬畝小麥。”
“五十萬畝的小麥是錯開時間種植的,一開始預計是一周內收獲五十萬畝的小麥,如果遇到特殊天氣,我們會提前找政府幫忙打散云雨,干旱的話我們有專業的灌既設備,擁有兩個水庫作為后備。”
這一次實際上農場自己的機器就可以搞定這五十萬畝小麥,不過張日隆還是接受了省里的幫助。
主要是想要看看國有農場的農機設備效率,還有就是展示一下先進經驗,尤其是各種智能指揮和輔助系統。
倪鯨鵬介紹道:“我們農場這五十萬畝小麥需要的工人只有不到兩百人,除了司機之外,大部分車子和輔助車廂都是智能控制,我們有為這些中型配送移動車輛修建專門的車道。”
“這些智能運輸車不僅是運送收割的小麥,平常時候也用來運送蔬菜和水果,水手農場占地面積六百多平方公里,工人們中午去吃飯都需要專門的班車,為了讓蔬菜水果和糧食一邊開采一邊運輸到倉庫,我們投資七千萬專門建立了場內配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