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臉色變得異常難看,看著這些人大聲訓斥道。
“你們大膽!可知道,我等可是御林軍!是奉了陛下之命,來城門口接人入宮面圣的!”
此刻,為首的書生,正是梁成,他看著李大人開了口。
“李大人,在下不才,是個小小秀才,小小功名,不足掛齒,但我剛剛聽大人說,陛下是因為宸王殿下,狀告了當今太子殿下,貪墨漠北軍撫恤金一案,故而陛下讓李大人來城門口接人,是也不是?”
李大人點了點頭,“不錯,本官剛剛與眾人,也是這般說的。你既然也聽見了,那還不讓開?本就是個讀書人,為何要跟那等流民一般,阻攔本官的去路,這般不講道理,枉費你是個讀書人!”
梁成開口說道,“那在下請問大人,今日在朝堂之上,太子殿下可有狀告當今宸王殿下,科舉徇私舞弊一案?為我等做主?”
李大人眸子一睜,“這你怎知”
后面的話,他也不用問了,迅速想明白了緣由,看來是太子殿下,也有備而來!怪不得看他們出宮,半點都不著急呢!
梁成雙手拱了拱,“大人,您身后的人,是苦主,而我們這些沒有背景的讀書人,亦是。
宸王愿意為了她們做主,漠北軍的撫恤金是大事,那太子殿下也愿意為了我等寒門學子做主,難道在陛下看來,兩個案子同時提上來。
她們就遠比我們這些朝廷棟梁,寒門學子重要?為何她們能面圣,我們卻不能?陛下是這樣認為的嗎?陛下是不想要天下的寒門學子,為大周盡心盡力了嗎?!”
這話一出,李大人當即一個激靈。
“當然不是!陛下怎么可能認為,讀書人不重要呢”
李大人可不能說錯話,尤其是在百姓面前。
李大人連忙說道,“陛下只是說了,讓本官來城門口,看看是何人這般著急告御狀,誰著急,便優(yōu)先處理誰的案子。
剛剛陛下也是聽聞,這些老弱婦孺,都從外地趕來了京都城,風塵仆仆,跪在城門口,陛下這才讓本官,先帶著他們入宮面圣。
陛下一片仁愛之心,心系百姓,無論是哪個案子,陛下都是很看重,都會審理的。”
梁成勾了勾唇,“既如此,那如今,我等寒門學子,他們也都是從大周各個地方,不遠萬里來參加科舉,等著放榜的。
我們也都聚集在了這里,況且,律法有云,誰敲了登聞鼓,那陛下就要先審理誰的案子。
畢竟,自古以來,敢敲登聞鼓的,可都是豁出性命的,不是有天大的冤屈,也無人會去敲這登聞鼓!”
李大人直接陷入了兩難,這會兒他礙于陛下的顏面,也不能直接讓梁成這些書生離開,更要命的是,剛剛薛凝確實敲了登聞鼓。
就在眼下,薛凝也是直接站在高臺之上,沒有離開!
李大人眸光頓了頓,隨后回頭看了一眼王寡婦,李大人的示意,王寡婦瞬間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