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總有這樣一種心態,越貴越買,越漲價越買,前提是只要他有錢。
葉沐覺得蕭固就是這種人。
她甚至想過,要讓蕭固對《夜幕》下頭,只需要定一個低價格,他就會產生質疑了。要么是對自己的審美,要么是對雕塑本身的質量。而以蕭固這么自戀,應該不會質疑自己。
在蕭固痛快答應十倍價格之后,葉沐也后悔過,為什么不是十五倍,不是二十倍,反正蕭固一定會買單。
chanel年年漲價,而且還是大幅度的,但這并不會影響買家對它的喜愛,它并沒有滯銷,依然是一包難求,而且要看vic資格,有的款式sa只會留給關系好,且有消費實力的買家。
再往上一個級別,頂級買家會追求高定,整個歐洲也就只有一到兩件那種。
而蕭固就是畫廊的vvic,對于這樣的人,他要的是獨特的,物以稀為貴,以及通過這種渠道,來證實個人審美足夠高級。
《夜幕》參展以后,有不少有錢人都來畫廊詢問,說希望能讓買家割愛,他們愿意出更多的錢。
也有老板表示說,能不能讓雕塑師按照這個規格再做一個?
顯然,后者是不可能的,別說陸晟的感覺就那么一次,不能復刻,就算能復刻,等真的復刻出來,那位老板多半也不會要了。
藝術品收藏有一條定律,那就是當藏品有兩件的時候,它一定是貶值的,除非你將其中一件毀掉,余下的那件才會身價倍增。
這就像是《蒙娜麗莎》背后的種種傳說故事,很多人都在質疑盧浮宮的那副是不是真跡。有人說真跡早已丟失,因為在當年就有一模一樣的仿品出現,真跡是被掉包過的,還有人說,這世界上根本沒有蒙娜麗莎這個人。但無論如何,迄今為止都沒有一種說法得到證實,即便被“證實”了也會有人懷疑,是否有資本在背后推動,才令這些所謂的“專家”發聲。
無論如何,就因為背后眾說紛紜,故事版本太多,《蒙娜麗莎》的傳奇性才會一次又一次的被推上頂峰,而且不管它是否是仿品,只要它是目前人們認知中那個唯一的,它就會價值連城。
……
就在展覽的最后一天,蕭固來了。
哦,應該說是展覽成功閉幕之后。
這個時候已經限制游客進入,是葉之鳴親自將蕭固從外面接進來的。
前幾天蕭固一直在出差,回來后就趕上本市出現了確診病例,此時大家都戴著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