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發行商,這些人是哪里有利益,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
要是電影真的好,他們就會率先拿下來。
要是不好,就當浪費時間看了一場電影而已。
剩下的一點人數,才是真正的觀眾。
比如嘉彰科就帶著《世界》劇組人員來影院支持程勝的電影。
雖然兩人不是一個學校的,但怎么說都是華語電影,支持一下同胞,也是稍微盡了一點心。
而且,嘉彰科也想看看這部被國內媒體不看好的電影,到底是不是靠譜。
“哦,老天,一部華夏歷史片,我一個歐洲人居然看懂了?!?/p>
“楊廣,昏君,暴君,這就是華夏的皇帝嘛?感覺路易十六都比他好?!?/p>
“少年李世民,上帝,這個名字太偉大了,以前去唐人街,就聽過他的故事?!?/p>
“戰爭,這就是我想象中的戰場場面,上萬騎兵沖鋒,這放在歐洲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p>
“一千多年前的歷史,華夏人真的太厲害了,簡直把戰爭當成了藝術。”
“好萊塢拍的那些戰爭戲和這個對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坨狗屎?!?/p>
“劇情流暢,拍攝手法獨特,居然是用文藝片手法來拍戰爭戲,太浪漫了?!?/p>
影廳內,一聲聲驚呼,讓趕來的程勝等了嘴角都揚了起來。
從影廳內人員反應,顯然電影是成功的。
觀眾看的驚呼不已,影評人卻面露正色。
他們看電影和普通觀眾不同,他們需要以專業的眼光,審視電影各方面的好與壞。
劇情流暢、電影構圖、光線變化、演員的演技以及導演拍攝手法等等。
不少影評人一邊看電影,一邊掏出筆來刷刷寫著。
電影才開始半小時,影評人終于明白評委會為什么看好這部電影了。
除開電影類型是華夏歷史片外,這絕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
而且,不少影評人發現,自己居然能看得懂華夏歷史片。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以前他們不是沒看過華夏歷史電影,但看了一會兒就昏昏欲睡。
反而這部電影,給他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好像自己參與歷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