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牧沒想到,自己在武俠世界也能碰到歷史書上的有名人物。
辛棄疾何許人也,那可是南宋時期一等一的詞人大家,其詞豪放不羈,蘊含愛國情懷,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僅如此,辛棄疾青年以興復中原為己任,聚集了兩千人的起義軍,直接棄筆從戎,最終起義軍首領為叛徒張安國所害。
得知消息后,辛棄疾率領五十人潛入五萬大軍的金營,將叛徒張安國捉住,在五萬金兵中帶著張安國擺脫追敵,急馳而歸,獻俘于南宋行在,后張安國在臨安被斬首示眾。
也是因此,辛棄疾在南宋朝廷中聲名大振。
能文能武,寫詞又是一絕,其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向,豪情壯志大多在他的詞句中有所體現。
韓牧稍稍一想,心中已然浮現出幾句他那膾炙人口的詞作。
《青玉案·元夕》中,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又或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每一首詞都是韓牧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學生時代記憶。
韓牧看著辛肅,沒想到今日這般緣分,竟然意外救下了辛棄疾的孫子。
瞅著辛肅的儒雅模樣,韓牧從他身上想象出一絲辛棄疾的豪邁之風。
辛肅則是坦然回復道:“沒想到祖父的名聲,就連北邊的江湖高手都有所耳聞,辛肅還真是有些受寵若驚了。”
洪七公看向有些異常欣喜的韓牧。
“怎么,他祖父當真如此有名?”
韓牧也能理解洪七公,畢竟洪七公不是文人士大夫,作為一個江湖游俠,如何能聽過辛棄疾的詞宗大名。
“七公,這個怎么說呢,這位小兄弟的祖父,在詞壇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恐怕就和你在江湖上四絕的地位差不多,但他祖父在詞壇,同北宋的蘇東坡算得齊名,并稱豪放派兩大代表人物。”
“更是有詞中之龍的稱號,妥妥的當世第一詞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