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研發項目后,彭林立即投入到研究中。
這個年代,由于國家各個領域建設都需要資金,所以能夠用于軍工研發的資金十分有限。
但好在彭林擁有系統模擬空間,可以直接在系統空間內進行研發。
這樣便避免了研發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云爆彈這種武器被稱為“小型核彈”,在后世都極負盛名,彭林對于其原理自然也有所了解。
像漂亮國使用的大型云爆彈,其采用的便是環氧乙烷、乙烯乙炔等液態燃料。
但是這樣的液態燃料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易揮發、易燃、易爆。
將其制作成大型航彈使用尚可。
如果讓單兵便攜式攜帶的話,就太過于危險了。
所以彭林首先準備對云爆彈的燃料進行升級。
不過云爆彈的燃料屬于材料學和化學領域,對這方面的知識彭林也了解甚少。
在系統空間略微試驗了幾次都失敗后,彭林便干脆直接使用系統的“科研點”購買科研成果。
最終在花費了100科研點之后,彭林獲得了一種添加鎂鋁合金粉的高能混合燃料技術。
這種新型高能混合燃料技術不僅解決了云爆彈在高溫和潮濕環境下易凝結和稀釋的問題,而且絕對的安全可靠。
除此之外,在彭林的設計理念中,單兵云爆彈還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單兵火箭筒。
步兵在使用完畢后,便可以將發射筒丟掉,并不占用單兵負重。
而目前龍國軍隊使用的40毫米69式火箭筒,其發射筒采用的是合金鋼材質。
這種發射筒重量比較重不說,造價也比較高,單枚大約在1萬元左右。
所以這種價值的火箭筒,部隊是不可能用完就丟掉的。
隨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彭林再次花費100科研點購買了樹脂玻璃鋼技術。
相比于合金鋼材質的發射筒,樹脂玻璃鋼不僅更加輕盈,而且造價僅有其十分之一。
在這種成本下,彭林也就可以放心的將單兵云爆彈發射筒設計成一次性用品。
解決了這兩大材料方面的難題后,彭林正式開始設計研發單兵火箭筒。
最終,在耗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后,系統模擬空間中成功升騰起一朵小型“蘑菇云”。
“成功了?!?/p>
看到系統模擬空間中的蘑菇云,彭林極為欣喜。
現在龍國軍隊使用的69式火箭筒口徑僅有40毫米,射程也只有300-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