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林火旺聽到這話,倒也是驚疑了一聲。
“怎么了?林火旺君,難道你覺得這樣不好么?
是我自作主張了,我只是想要,讓你的詩歌和小說,能夠在日本也發揚光大。
讓日本文壇那些鼠目寸光的所謂學者們,好好看一看,大國的詩人是怎么寫詩的。”
感受到林火旺不一樣的反應,小林惠子心中便有些忐忑了起來。
畢竟,說到底,她還是沒有經過林火旺的允許,就擅自將他的詩歌轉載投稿到日本的文學刊物上了。
原本,她是想要給林火旺一個驚喜的。
但倘若林火旺本就不想把詩歌發表到日本的話,她這樣豈不是畫蛇添足,平白無故給林火旺添堵了么?
頓時,小林惠子就有點自責了起來,想著下次還是要先跟林火旺君打一個招呼,聽聽他自己的意見再說的。
不過,林火旺卻是笑了笑,說道:“你別擔心,沒多大的問題。只是,我覺得,日本的文壇,還有那些雜志編輯社,恐怕是不會刊登我這么一個華夏詩人的詩吧?
就算真的能刊登出來,估計也不會受到怎么樣的好評。
他們會從各種角度上,找我詩歌和小說當中存在的問題的。”
對于這一點,林火旺是深有感觸。
前世他主做日本市場的一些文化ip類產品,然后就很驚奇地發現,中國的一些詩歌和文學作品,包括后來興起的一些網絡文學,都很難傳到日本來,即便傳過來,也非常難流行起來。
究其根本上的原因,首先,就是因為國內并沒有專門做文化出海的團隊和公司。
所以,龐大的中國近現代文學,真正能被翻譯到日本或者其他國家的作品,大多都是一些比較正統的傳統作家的作品。
以及,這些翻譯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維。
翻譯的“信達雅”三重原則上,他們能夠勉強做到“信”這一關,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沒有曲解了原作者的原意。
更多的翻譯卻是擅自加入了一些自以為是的觀點或者情節,大大的將原作品的一種整體感給撕裂了。
這樣的文學作品翻譯過去,自然不容易得到好的反響。
當然了,更重要的一點是,文化上的自信和傳播,源于經濟實力和國力。
現在的日本,連美國這個干爹,都快不放在眼里了。
他們對自己民族和的自信,可以說是極度膨脹和自負的。
而在這個時候,中國卻是相對來說,貧困窮苦至極的一個國家,壓根就不被他們放在眼里的。
所以……
這些日本的文學雜志社,又豈會刊登來自中國詩人的詩歌投稿呢?
前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一代人》等詩歌,也是在2000年以后,才被陸續的翻譯到日本本土,在一些小的雜志社上作為引薦和發表的。
可想而知,這些來自中國的詩歌,在日本的文壇和文學愛好者當中,連一點水花都沒有引起,完全是泯然于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