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東哥兒將計就計,將縣令和衙吏悄悄請進家中,對外卻佯裝家里無人。果然孫二郎聽說東哥兒家中無人,迫不及待就偷偷潛進東哥兒家中,被縣令等人看見了作案全程,人贓并獲。
這下孫二郎辯無可辯,把寡婦、孫家父母全部都咬了出來。
至此四人全部都被下入大牢,孫家人聯合里正試圖給東哥兒施壓,讓東哥兒放過孫家人。
東哥兒手里有錢,根本無懼,直接帶著父母離開村里,在府城安家落戶。
孫家四人全部被獲刑,因為沒真鬧出人命,沒獲死刑。
然而孫母年紀大,沒兩年就死在大牢中,孫父只比孫母多活了兩年。
身為主犯的孫二郎和寡婦被送到采石場勞動。那里可不是人呆的地方,吃不飽穿不暖就罷了,人還不如畜牲。
寡婦怎么受得了,先是勾搭了一個壯漢幫她干活,后又勾搭上一個小管事,分配了一些輕省的活。
而孫二郎這個害的寡婦落到這種地獄的人,自然被寡婦記恨,給孫二郎上了不少眼藥,小管事把最累的活分配給孫二郎,還只能得到最少最差的糧食。孫二郎最終沒能熬到出獄的時間就死掉了。
寡婦的下場也沒有多好,小管事職位太小,話語權太少,沒法給寡婦安排更好的活。只能讓她比旁人輕快一些,但是那也很累。
在這種情況下,寡婦很快就色衰,色衰而愛馳。寡婦被小管事棄了,最終沒能善終,誰也沒得到一個好下場。
至于寡婦和孫二郎生下的那個孩子,也就是上輩子悄悄報給東哥兒,東哥兒扶養他長大,最后卻活活餓死東哥兒的孩子。
他那是孫家的恥辱。他父母祖父母都不在,叔伯怎么可能對他好。
從小就像乞丐一樣討食,能活下來長大,只能說他命硬。
到了成年,別說如同上輩子那樣娶妻生子,連片瓦遮身都無。
說來也算造化弄人,老天爺竟然叫這孩子有了上輩子的記憶,他記起東哥兒是他的雙兒父。
這時候的東哥兒已經名揚天下,他的繡品千金難求,他的事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個孩子聽說過東哥兒,曾經還在心底暗暗羨慕的想著他要是能給東哥兒當孩子多么幸福。沒想到有朝一日夢想成真,完全忘記他上輩子怎么苛待東哥兒的,他只記得東哥兒對他有多好,為了他命都可以舍棄,便天真的以為只要找到東哥兒,一切說清楚后,東哥兒還會真心真意對他好。
這個孩子就靠一路乞討終于討飯到東哥兒家,而此時東哥兒已經成親生子,他的夫君對他極好,事事以他為先。
東哥兒的孩子更是被教養的很好,十八歲便已經考中秀才,和那個孩子形成云泥之別。
大約有些人根子上就是壞的,那個孩子非但沒有自行慚愧,還覺得是東哥兒的孩子搶了他的一切,不然如今該風光的人是他才對。
那孩子沖上去瘋了一樣把前世經歷吼了出來,所有人都不信,覺得他瘋了。東哥兒人前也同旁人一樣的態度,可是轉頭私底下他去見了那個孩子。
他告訴那個孩子他什么都記得,包括那個孩子眼睜睜看他等死。所以現在看到那個孩子落到這種畜牲不如的模樣,他覺得痛快!
那個孩子傻了,才恍然發現,東哥兒記得上輩子似乎并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