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引以為傲的神廟、斗獸場在漢人貴族眼里,壓根不值一提。
羅馬貴族們:……
……
大漢與羅馬之間的糾葛,被不少地中海商人傳遍世界,西域諸國沒想到經常被波斯商人歌頌的羅馬居然這么不堪一擊,雖說對方是霍去病,但是也太讓人失望了。
對于中亞其他小國,那是噤若寒蟬,不敢吭聲,即使與羅馬有姻親的國家,在不確定漢廷遠征軍會不會折返的情況下,也不敢往羅馬湊,擔心被收拾了。
畢竟羅馬就被打敗了,他們這些小國,也就是漢廷一抬手的事情。
太初六年,霍去病、曹襄率領的西征軍凱旋而歸。
劉徹對于他們的成果很滿意,一月后,漢天子下令,在“大秦”設立西洋都護府,負責地中海以及歐亞地區的番邦事宜。
之后又在扶桑設立東洋都護府,東南的撣國設立南蠻都護府,后來劉據做皇帝時,當地百姓抗議“南蠻”這個名字,就改成南洋都護府,北洋都護府則是在遼東郡的最北邊。
羅馬沒想到漢朝居然在他家門口設立都護府,鼻子都氣歪了。
漢廷明知道他們在擴張,現在將都護府安在威大利亞,明顯要和他們搶地盤。
奈何以現在羅馬的實力,目前惹不了漢廷。
就這樣,自從西洋都護府成立后,大漢帝國的刀鋒掃遍中亞、西亞,常年占據一半地中海地盤。
在此后至少五百年間,大漢帝國一直是歐亞大陸頭頂上的烏云,各方都暗搓搓將它當boss打,奈何一直沒辦法將這座大山推掉。
對于羅馬來說,大漢對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地中海還大,而且經過了解,他們發現人家大漢不止軍事力量強大,經濟、政治全面超過他們。
即使后面朝代更替,沒等他們好不容易松一口氣,西洋都護府又重新建立起來了,唐帝國又如漢那樣籠罩在他們身上,而且雖說換了一個朝代,換湯不換藥,與他們打交道的漢使仍然還是那般德行,讓人恨得牙癢癢,又沒辦法收拾他們。
因為大漢的沖擊,之后羅馬提前從共和走向帝制,雖然還是持續挨打,不過有了皇帝承擔罵名,羅馬貴族們壓力小了許多。
霍去病、曹襄的“惡名”風靡中亞、西亞,小兒夜能止啼的那種。
……
劉瑤沒想到霍去病、曹襄他們走這么遠,都遇到羅馬了,眸光轉了轉,“經過你們這一通折騰,羅馬共和制應該弄不下去了,估計要選出一個皇帝?!?/p>
一開始她還想問一下凱撒大帝的時候,可是反應過來現在羅馬還是共和制,凱撒大帝估摸著才出生不久,目前沒他什么事,再說羅馬帝國的創立,也是屋大維的事情。
霍去病點頭:“是的,我們回來時,也聽過這些,不過那些羅馬長老肯定不會愿意?!?/p>
與大漢的子承父業,兄終弟及不同,羅馬則是元首制,元首的產生由長老院同意,理論上,元首的權利要受長老院的制約,而且他們的長老院居然有一千多人。
劉瑤:“那咱們就看熱鬧吧?!?/p>
即使羅馬從共和制轉到帝制,不代表未來會更好。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姓專治,皇帝的子嗣才能稱之為正統,而羅馬帝國則是養子繼承制度,這種制度表面上聽著可以盡可能選擇賢名的君主,但這種結果是建立在理想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