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想了想,接受了這份考驗。
畢竟他頭頂上已經有三個姐姐壓著了,這個姐夫要好好挑選,最起碼不能跟著一起收拾他。
……
劉瑤目前研究的東西倒是與冶煉無關,而是制糖。
眾所周知,食用甜味能讓人心情愉悅,現在沒有后世廣義上的糖,獲取甜味的途徑大致就三類:蜂蜜、飴糖、蔗糖。
蜂蜜就是采集天然蜂蜜,加之食用,皇家、貴族都有專門的養蜂人負責采取蜂蜜。
飴糖則是用稻米、黍米與小麥的新芽煎熬而成,是大眾主要的甜味來源。
至于蔗糖,則是用甘蔗汁熬制成的半粘稠半固體的東西,本身甘蔗已經是稀少貢品,劉徹多次將他當做珍品賞賜給朝中大臣,用它熬制的蔗糖更不用說。
目前來說,成品的糖壓根沒有,基礎的紅糖都不曾見過,更不用說白糖了。
雖說甘蔗珍貴,但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有地的話優先種主糧、蔬菜,而且受限于古代的交通和保鮮手段,甘蔗種起來不如主糧實惠、方便,所以產量一直稀少的,而且南方地區是甘蔗的主要種植區域,目前大漢的疆土來說,中原這塊,根據后世的理解,更多算是中部,溫度比起南方還是低了些,不怎么合適。
今年劉瑤在掖縣、當利種植了不少甘蔗,就等大展身手。
紅糖的制作沒有多少難度,主要是材料的獲得比較麻煩。
要用東西將甘蔗榨成汁,然后過濾汁液,加上現今的甘蔗品種不太好,蔗汁榨出率約為三四成。
然后將過濾后的甘蔗汁倒入鍋中,這一操作對于沿海地區熬鹽的鹽戶十分熟悉,大火煮沸,小火慢熬,只不過與鹽不同,糖漿需要不斷攪拌,防止粘鍋。
當汁液熬成粘稠的糖漿時,將其倒入模具中冷卻,冷卻后,紅糖即可成型。
如果撇除種甘蔗、榨甘蔗汁的過程,制糖的工藝沒什么難度。
就是效率有些低。
目前來看,需要提升榨汁方法,甘蔗的榨汁率高了,制出的糖也就多了。
后來有老工匠給劉瑤造出了一個大石碾,在榨汁前,將甘蔗削皮、搓成片,不僅可以提高榨汁率,而且可以降低勞動強度。
果然還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更強大!
曹襄看著成品的紅糖塊,目露驚奇,拿起一塊嘗了嘗,甘味在唇齒間擴散,讓他經不住嘴角上揚,“很甜!”
劉瑤端起茶抿了一口,“這紅糖補血益氣,等到你與霍去病出去打仗,多帶著紅糖,危急時可救命。”
曹襄含笑道:“好!阿瑤最好了!”
他挑了一塊遞給她,“今日的糖很甜,沒有澀味和苦味,阿瑤要不嘗嘗?”
阿瑤命人制糖的時候,他曾經看過幾天,熬糖時對于火候的把握要得當,否則容易將糖熬成劣糖,不僅甜味不夠,反而有些苦,不怎么好吃。
今日新制的紅糖味道不錯,甘甜不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