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不少人看向衛(wèi)少兒。
衛(wèi)少兒也是一臉疑惑,目光盯著劉瑤。
等劉瑤將箱子里的書挪完,已經(jīng)在劉徹的案頭搭了一座書籍長城,將劉徹的臉遮的嚴(yán)嚴(yán)實實,高一些的人只能看到對方的冕冠,其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東方朔趁人不注意,用腳踢了踢鄰桌的主父偃,低聲道:“主父偃,你猜猜阿瑤送到禮物會不會讓陛下滿意?”
主父偃彈了彈褲子的灰塵,白了他一眼,“自然滿意。”
這還用猜嗎?
只要長公主不是來個“刺殺”,就是送一塊石頭,陛下也能夸出花來了。
堆在桌上的“長城”隔絕力量是相互的,其他人看不到劉徹,劉徹的視線也被擋住,他隨手從最上層拿下一本線裝書,封面寫著“論語”,掀開
不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此次大漢不興兵事,疆域就向西擴(kuò)展了十幾個縣,對此朝野上下都高興,而促成此事的司馬相如也是到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過往大家提起司馬相如,都知道他寫辭賦好,文采好,要知道司馬相如此時已經(jīng)五十歲,已是知天命的年齡,如此高齡,為了國家政事,經(jīng)歷兩千里的跋涉,到達(dá)蜀郡,其中所受的辛勞可以想象。
而且他一路撤銷舊時的關(guān)隘,疏通前往靈山的道路,在孫水源頭搭建橋梁,將大漢疆域向西拓展到沫水、若水,讓周邊城邑小國紛紛臣服,從成都、邛都,再到黑水,最后是苞滿,行程足足有四千里,往返就是八千里。
而且自古以來,都知“蜀道難”,蜀地沿途都是高山峻嶺、湍流險灘,以現(xiàn)在空車日行七十里,重車日行五十里的速度,老人家一路的折騰,讓劉瑤不禁豎起大拇指。
她過往經(jīng)常聽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的情感波折,真正來到大漢,才知曉,在這個時代,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本身才華就不可限量,這是一個輝煌璀璨的時代。
尤其漢武帝時期,他的大一統(tǒng)帝業(yè)也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的,他的身邊聚集著一大批政治、經(jīng)濟(jì)、軍事、外交、文學(xué)等方面的人,比如董仲舒、司馬遷、張騫、衛(wèi)青、霍去病、張湯、石建、公孫弘、韓安國……還有那些讓周邊小國聞風(fēng)喪膽的漢使代表們。
劉徹見劉瑤對司馬相如贊賞不已,笑道:“你是收了司馬家的錢嗎?怎么這么會說話。”
劉瑤小手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可以嗎?阿父,要不你讓人宣傳一下,咱倆配合,三七分成。”
“三七分成……虧你想得出來!”劉徹哭笑不得。
若是事情傳出去,他這個皇帝還有威嚴(yán)嗎?
劉瑤搖頭晃腦道:“彼此彼此!”
“你啊!”劉徹心中對司馬相如此番行程也是滿意,寫下諭旨嘉獎。
劉徹道:“你這些話要不等朕宣司馬相如進(jìn)宮后,當(dāng)著他的面夸一遍,讓他高興高興。”
“背后夸的才是真的,當(dāng)面夸我不自在。”劉瑤輕哼道。
不過她對司馬相如的興趣也就這些,她更感興趣的則是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
劉瑤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熱心給劉徹拿了一塊點心,“阿父,我想見司馬相如的妻子,我能將她宣到長安嗎?”
“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劉徹愣了一下。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的糾葛,民間都編成詩歌了,要知道司馬相如雖然素有才名,但是卓文君也是蜀郡有名的才女。
劉瑤點點頭。
劉徹思索片刻,“你想見就派人去宣,卓文君是有名的才女,精通詩書、音律,正好可以教導(dǎo)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