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目欣慰,贊同道:“阿瑤說的沒錯?!?/p>
他回去就給陛下上書。
與東方朔分開前,劉瑤再次表達了對東方朔的期待,“東方大姨父,你可要再加把勁,別等到我的公主府建好了,九卿還爬不到?!?/p>
東方朔轉眸想了想,打趣道:“阿瑤,我覺得,你現在與其鞭策我,不如哄哄陛下,讓他給我一個九卿之位,說不定可能性要高些?!?/p>
“東方朔!”劉瑤聽得眼皮直跳,心想東方朔這些年臉皮倒是越發厚了,她板著臉,鄭重道:“你就死了這條心,我是不會給你走后門的。還有……哄小孩子,是要天打雷劈的。”
東方朔:……
……
十二月初,大漢
主父偃這拍馬屁的功夫,他真是望塵莫及。
年后正月結束,主父偃就出發趕往燕國,準備收拾燕王,同時他還叫上了劉善一同回去。
旁人看他那架勢,知道燕王此次多半要遭罪。
東方朔則是心中為燕王點了一炷香,主父偃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輩,心眼小著呢。
不過他也覺得燕王死有余辜,主父偃怎么收拾他都不過分,他目前的注意力還在陛下弄的科舉上,既然憑借考試選聰明人,他覺得他可以走一遭,說不定也能拿個魁甲。
不止他,一些低等官吏,常年不得晉升的讀書人也起了心思,還有長安城窩著的那些一直找門路想要在皇帝或者權貴面前露臉的人也看到了機會。
所以即使科舉結果已經出來,大家對它的討論熱情仍然十分大,許多人對殿試那日的場景津津樂道,還有一些參加殿試的人還將當然的場景寫成駢文,讓人更加向往。
其實應該說,正因為有了結果,大家看到了它的影響和作用,才會更加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