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家里的村民也沒閑著,
吳木匠學著織布機的樣子又做了兩臺,慕春帶著村民大半個林子的采麻紡線,
一點一點的織出麻布在用清洗暴曬等方法讓其褪色,最后多數為米白或淡黃的顏色。
三臺織布機輪流使用,每家每戶都能得上兩匹麻布,若是等來了棉花今年便再也不怕過冬了。
慕春看關月實在可憐,想與心上人拉拉手還得找個背人的地方才敢,索性想給她一個驚喜。
隨便找了一個借口給她另開了一處小屋,與老四,吳木匠一起用圓木給她搭建了一個不大的屋子。
別看屋子不大用料卻扎實,碗口粗的圓木即使在寒風凜冽的冬天也能扛一扛。
冬天里配個碳爐,再來一床厚實的被褥便齊活了,等到下雪天躲在被子里烤上兩個地瓜想想就美。
“三姐,我也想要這么一個小屋,你給我也蓋一個唄!”老四看著結結實實的小木屋,羨慕的直流口水。
“你湊什么熱鬧,等以后要成家的時候再說吧!”慕春可沒空給他過家家。
“那關月表姐又不成家,她怎么就能單獨住一個屋子呢?”老四不服氣的爭辯道。
“哼,誰讓她能干呢,哪像你這個怕那個嫌,沒事自己反思反思。”慕春哪能告訴他,你表姐就是要用這屋子找媳婦的,再拖說不定這到嘴的鴨子就得飛了。
“我有這么差勁嗎?”老四迷茫了。
“那你問誰?”慕春沒繼續搭理他。
都說一技在手走遍天下,要說這張家村誰家過的最好,那當屬吳木匠家里。
自從需要重新建設家園后,吳木匠成了村里炙手可熱的人物。張家要蓋房,李家要搭床,全得人家吳木匠去指導。
當然這些活沒有白干的,誰家不得意思意思。要是有什么重活臟活累活,吳木匠基本都不用上陣,也算是張家村的保護對象。
村子不大,人不多,可硬是干出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半個月后,清早的林子里都起了霜,盼星星盼月亮的大部隊終于回來了。
三四個人一伙拉著木爬犁,每個木爬犁上面都是二三百斤的棉花,綁的結結實實摞在一起還蓋了稻草。
估計這一路沒少縫補。
黃采瑩看著又瘦又黑的關月,那雙平日里神采風揚的眼睛,偷偷紅了眼眶不敢上前。
“這趟辛苦了,回來后便休息吧,我讓冬九給你做幾頓好吃的補補。”看著累了一路的關月,慕春心里也不大好受。
這趟就去了五個女子,除了關月與宋家嬸子還有三個家里沒男人的婦人。上次她們邊走邊歇除了寒冷并沒有吃太多的苦,這次著急趕路又風餐露宿定是受了不少罪。
“那感情好,我就想吃點有滋味的。”關月露出白牙笑著道。
慕春看她狀態還行,便放心的去處理他們帶回來的棉花。
“快去屋子里歇歇吧,瞧著你都累壞了!”黃采瑩整理好情緒,接過關月手里的包袱。
“我去了這么久,你就沒想我嗎?”關月見她不看自己,歪著頭追問道。
黃采瑩欲拒還迎的瞟了她一眼,小聲道:“這么多人呢,別說這個。”
“我不管,我就不管,你到底有沒有想我?”關月不依繼續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