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老二叫來吳木匠與兩個發小,這種能給面粉的活怎么也不能便宜了外人,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他作為中間人也覺得有面子,雖然是叫人去干活,可這年頭活有的是,糧食可沒有!
慕春帶著關月,冬九,趙杏兒一起幫忙,除了冬九都是本村的人,她們也并不陌生,干點捆樹枝的小活不在話下。
慕春怕自家小娘子將那細細白白的小手干的粗糙,便趕緊找了幾個小伙子伐木圍上院墻。
李家兄弟很有眼色的選了慕春“家”旁邊的位置,離慕春的院墻有五十米的距離,將這里的樹木砍掉,自己也能開墾出一塊空地。
將木棚子般到這里直接住人都沒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沒有萬柳城發的稀粥,活命是個大事。
但是先將地方占下,辦法總比困難多。
吳木匠也是個明白人,見李家靠了慕春的左邊,自己圈了慕春家的右邊。既然慕春選了這里那么定能有生存的辦法,跟著她的腳步總是沒錯的。
對于他們這種做法,慕春也是樂見其成,到底知根知底比不認識的難民安全太多了。自己“家”里都是女子,哪天趕上她不在家,碰上野獸與歹人也能有個幫手。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一天的功夫慕春家附近又多出不少被砍掉的木樁。
幾個人見她的院子里竟然有小溫泉,也是驚訝了一陣,可頭半年才被水淹沒的莊稼人,這會看見溫泉也沒覺稀奇,畢竟水天相接的場面都見過了,還有什么比這更吃驚更恐怖的?
山洞里,一鍋一鍋的蒸著饅頭,雖然說了不供飯,可是總不能讓干活的人走大半天的山路回去吃那碗稀粥。
瓦罐上頭,大大的雜面饅頭一次只能蒸五個,兩個鍋一起蒸,也要兩次才夠她們小二十個人的伙食。
糧食實在不夠,慕春躲到沒人的地方,裝了五十斤小麥粉,五十斤玉米面,二十根臘腸,五斤的肉干,一只風干雞,通通裝進麻袋里,硬是在外頭躲了一個半時辰才扛著麻袋回了山洞。
正巧碰到回來喝水的關月。
“我都帶著人干了一下午了,你跑哪去了?”關月看著失蹤了下午的人,身上不知背了什么東西。
“噓,弄點吃的回來,不然這么多人喝西北風呀!”慕春一只手扶著肩頭一百多斤的麻袋。
“吃的?在哪里弄的,是什么?”聽說是食物,關月眼睛亮了,好奇的詢問道。
“天機不可泄露,我能領大伙到這沒有人煙的林子里,自然是有所準備,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不是慕春故意賣關子,而是她沒辦法解釋東西的來源,只能故弄玄虛的騙騙關月。
幸好關月無條件相信她,以為她真的做了什么萬全之策。
慕春將麻袋扔進山洞放糧食的木塌上,引來幾個姑娘的目光。
就見她變戲法一般,將吃的一樣一樣掏出來,都不敢置信的看著。
“慕春這些糧食都從哪弄來的?如今想買到糧食可難!”黃采瑩知道慕春有能力,可是就這么變出吃的,還是很吃驚。
“城外的難民買糧食確實難,可是城內就簡單多了,我也是之前托朋友高價買了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過些日子若是村里人同意一起開荒,還要大家一起湊些銀子買種子。”慕春邊干邊皺眉,將黃采瑩的思路牽引到了另一件事上,柳蕓禾幫著她一起收拾。
“吃的暫時續上了,院子再有一天也干完了,明日便讓冬九回來給大伙做飯。”慕春說著露出一絲輕松的笑容。
黃采瑩便以為慕春在這邊藏了糧食,往下的話也不好多問,總之她們有飯吃這便是天大的好事。
院子從頭到尾,歷時七天終于完成了。兩節木樁之間橫著一根五六米長的木頭,橫木下面有三根細一些的木棍支撐,都相互嵌入其中,緊實牢固。
就連寬寬的縫隙中,都刨了山棗樹用稻草綁在木棍上,還沒發芽的山棗樹上面長長的尖刺,野狗看了都要抖三抖。
雖然不能說嚴絲合縫,但對于眼下的條件來說,已是難得的穩妥。
李家兄弟與幾個幫手弄了一個草垛子,在里面將就了三天。每日慕春都給幾人發兩個大大的雜面饅頭,再燉一鍋魚湯借個味。
臨走時,一人給了十斤小麥粉,賓主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