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說的復雜,這道開胃菜還是很符合開胃菜的份量的。就是兩塊魚肉、一小片面包而已,路易莎吃完后胃口是打開了,卻一點兒沒有飽腹感,只期待接下來的美味佳肴——她的開胃菜沒有配開胃酒,她平常就不怎么喝酒的,懷孕期間更不會喝了。
哪怕知道此時的酒度數很低,不少人喝酒代替喝水,也是因為干凈的水難得,在不確定水是否干凈的情況下,喝酒其實更安全。畢竟不管別人怎么樣,她是喝得到干凈的水的。
“我記得今天的頭盤是‘祖母餃子’對嗎?啊,的確是呢。”路易莎看著端上的一盤餃子,露出了高興的神色。
所謂的‘祖母餃子’,其實是路易莎上輩子時的‘意式手工貝加莫祖母餃子’,她將其教給讓娜時沒法解釋這個名字,干脆就簡略地命名為‘祖母餃子’。讓娜只以為這是路易莎祖母時期,布魯多宮廷的配方,所以叫這個名……
和華夏一樣,西方不少地區都各自發展出了‘餃子’這一形態的食物。只不過不同于華夏的餃子是一張餃子皮包的,西方不少地區的餃子都是上下兩張餃子合上餡料而成——但這次端上來的‘祖母餃子’不同,每個餃子都是一張圓形餃子皮包成,包好后的形態也和華夏水餃幾乎一模一樣。
這種餃子也不愧是意式食物,從餃子皮起就是用意面面團搟制……相對而言,餃子餡兒就復雜了,要將小牛肩頸肉和豬頸肉切丁,以細鹽和白胡椒調味,然后用油翻炒肉丁至金黃。這樣炒好的肉丁,才好切碎,和杏仁餅、肉桂粉、梨肉、咸香干酪碎、凝結奶油等均勻混合。
和華夏包餃子差不多,餃子皮里填入適量的餃子餡,然后對折餃子皮并捏邊封口就行——這樣的餃子是用水煮的方式做熟的,不過不是煮熟了就直接吃,要另外做一些澆汁。
澆汁就比較簡單了,在鍋子中將黃油、鼠尾草、咸豬肉丁加熱,直到黃油起泡就可以起鍋,最后直接澆在擺在盤子里的熟餃子上就行。
這道‘祖母餃子’調餡兒還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凝結奶油’以此時的條件不怎么好做,而做好之后很難保存,做完就得用完。所以一旦做‘祖母餃子’,往往會做很多,各處都吃得上——不過這不妨礙端到路易莎面前時,盤子里就只有擺的整整齊齊,上面散落著幾顆豬肉丁,黃油還在散發著油脂香氣的三只金黃色餃子。
依舊是‘孕婦餐’的特色,種類多而量少!
“唔,味道很有層次,口感也豐富,這次做的挺成功的……你們待會兒可以嘗一嘗這餃子。”路易莎品嘗之后對身邊的女官和侍女做出了點評。貼身服侍路易莎的人肯定是要等她吃完后再去吃的,而以她們的特殊地位,有什么好吃的廚房肯定會預留的。
兩塊魚肉之后是三只餃子,作為午餐的話,這顯然還不夠,所以主菜也很快登場了。今天的主菜是檸檬羅勒烤雞——雖然是主菜,但其實很簡單,只要將洋蔥碎、羅勒葉、檸檬汁、鹽、胡椒粉混合均勻,最重要的腌料就完成了。
將這腌料涂抹在雞塊上,就可以將其送入烤爐了,之后烤上半個小時即可出鍋。而出鍋后放進盤子里,點綴上新鮮羅勒葉和檸檬片做裝飾,便直接送上了路易莎的餐桌。
作為主菜的烤雞,每塊只比掌心略大,盤子里這樣的雞塊總共也只有兩塊,這似乎有些少了?不過考慮到路易莎的孕婦餐一向講究量少而樣多,這也不奇怪就是了。
味道清新又令人滿足的烤雞,配著一杯蔬果汁吃完,路易莎這頓午餐就進入了收尾階段。最后被送上來的是甜品,本來夏天最好的甜品應該是冰淇淋的——這種美妙的甜品由路易莎帶到這個時代,先是在布魯多宮廷流行,然后又在西岱宮廷流行,并且有隨著貴族傳到更多宮廷的趨勢。
然而,出于謹慎,路易莎已經將生冷食物都刪除自己的餐單了,所以今天也沒有冰淇淋。由侍女端來的是一份杏仁舒芙蕾,剛剛做好,算著時間端上來的舒芙蕾,蓬松柔軟、滋味美妙,這和等一會再吃的舒芙蕾完全是兩種食物!
路易莎滿足地吃著這一小份的杏仁舒芙蕾,一方面是真的好吃,另一方面也是她在珍惜最后還算舒適的時間。她一直有些擔心,擔心懷孕到
穿越中世紀249
“仁慈的天父、圣母,
愿您庇佑……”王宮小教堂中,紀堯姆跪倒在祭臺之下,為快要生產的妻子做禱告。
嚴格來說,
紀堯姆并不是多虔誠的信徒,不是說他就不信上帝了。生活在中世紀,統治階級的心態都是很復雜的……是的,他們不需要像窮苦人一樣,
現實生活太絕望了,只能將一切寄托于宗教。而且,
他們的認知水平也要高過普通人,
當然多少能明白宗教那一套。
似乎這樣的他們,已經將宗教的光環剝離,可以平常看待宗教和宗教的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