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堯姆對科西莫的提議有些興趣,不過他還需要更細致的計劃,另外他也得和心腹討論一下——當然了,紀堯姆是非常有效率的性格,所以前后也沒有耽誤超過一個禮拜,就認可了科西莫的建議,并且讓他也參與到了這件事里。
科西莫為此感到非常興奮,特意來到路易莎這邊奉承。不只是感謝路易莎將他推薦給了紀堯姆,也是一種表態,表明如果路易莎有需要,他隨時愿意為路易莎效勞。他當然知道作為王后的路易莎正如日中天,不會做出有了國王青睞,就一下將原本的恩主拋諸腦后的蠢事。
“……陛下選擇了信任您,這可是很難得的機會,希望您能不辜負陛下的信任。”人是路易莎推薦的,對于現在的情況她當然是樂見其成的,所以也只是勉勵了科西莫一番,然后就提點起了他來。
“我并不懷疑您的才能,不然也不會將您推薦給陛下了,但我希望您注意到,這次的事兒和您過去的‘收賬’可不一樣。我是說,那些大臣們可沒有那么好打交道,不同于你們過去收賬時遇到的貴族,那些貴族即使蠻橫,一般也是認賬的。最多是想用自己的權力、門路來壓迫你,叫你能夠暫緩收款,又或者減免一些利息。”
“仔細想想,連一國之君差不多也是這樣。那些說是欠賬很多不還的,弄到借貸商人都破產的,其實最后或多或少都還了一些,真的有勇氣完全賴賬的都屈指可數。”
主要是,賴賬那么徹底,連最后一層臉面都不要了,那對信用的損害就真的太大了。那樣做,到最后真的會導致需要錢的時候無人肯放貸——而正常的話,也就是提高下次貸款的利率,以對抗高企的風險罷了。
“但現在是代表國王面對大臣,反而不可能像放貸商人一樣該怎樣就怎樣,因為他們畢竟都不是商人。其中的分寸,您能明白嗎?”路易莎像是在問科西莫,但其實不是的,純粹就是提醒而已。
科西莫真的能回答不明白嗎?或者他回答不明白,路易莎就能教他嗎?先不說作為下屬,主要就是為上司排憂解難,要教也只是提綱挈領,又不是師傅帶徒弟,哪有手把手教細節的?就說路易莎肯教,這又要怎么教呢?
要教人很難的,尤其是涉及到‘分寸’這種微妙的東西,只能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而不會的人,還是那句老話,‘人教人,百次無效。事教人,一次入心’,與其指望有誰能教會,還不如想著腦子還不錯,經了事慢慢就會了。
果然科西莫也是連連稱是,說自己完全明白。只不過是真的假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或者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有等最后做完了才有結論。
回頭告退出宮,科西莫就去為紀堯姆辦這件事去了。這次會有不少紀堯姆信任的騎士,分散到地方上找人,科西莫也會負責幾個郡。這時候還輕松一些,真正難的在后頭,匯總后的工作他也要參與,而且是負責人之一呢!
他做這件事的積極性很高——當然高了,這可是關系到一輩子富貴前途的事,這次的機會沒抓住,想要有下一次可就難了!一個富商養子,失敗后想要得到
穿越中世紀200
針對過去路易三世時代,
貪婪無度,攬了太多好處回自家的大臣(或者原大臣),最近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總之,
再一群少壯派紀堯姆親信的乘勝追擊下,不管他們愿不愿意,都只得吐出當初吃下的大半好處。
之所以是‘大半’,而不是全部,
那當然是因為做不到。很多都已經花費了,哪里還能拿得出?這方面,
紀堯姆也不可能真的催逼太過,
畢竟這是貴族的時代,紀堯姆即使貴為國王,也不能真的讓為數不少的貴族一下全完蛋……除非是戰爭。
路易莎上輩子時的英國歷史上,就有紅白玫瑰戰爭,兩個家族爭王位,這倒是死了大量的貴族。而這也為后來英國集權鋪平了道路,
畢竟貴族消耗了不少嘛,可不是方便集權么——雖然英國的體制從諾曼征服后,就是相對集權的了。在威廉一世的設計下,英國就不可能出現能夠威脅國王的強大諸侯。
像是紅白玫瑰戰爭什么的,其實也是王族內部你來我往來著……
“這次你做的很好。”紀堯姆從科西莫手中拿到了最近查抄到的財貨清單,這也是‘一事不煩二主’了,先前科西莫就是清賬的主力。之后追款,更是他的老本行,
索性紀堯姆就讓他做了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
看到最新一份的財貨清單,雖然之后應該還會有新的,但‘gaochao期’已經過去了。拿這份財貨清單和之前幾份做總結,
就是這一波‘和珅跌倒’的主要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