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彭捷聽得連連點頭,心里更覺得這件事靠譜——路易莎說的真的事無巨細,仿佛她親眼看過操作一樣(實際真的看過,只不過是視頻)。有這么細的描述,甚至說明了哪里是難點,哪里是重點,一些增加成功率和效率的小訣竅也說了……編可難編得這么詳細又有理有據。
至于路易莎最后的提醒,他也覺得很有道理。夏彭捷認為,養蠶繅絲其實和釀造葡萄酒有點兒像,她們不是農業,卻又根植于農業!所以具備很多農業得特征。譬如都要因地制宜,氣候、土地等一旦變化,其他要么跟著變,要么就很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兒了。
野蠶就算了,特意養來吐絲的蠶可是挺嬌氣的,如果不是本地氣候下培育很久的蠶種,出什么意外都有可能。溫度、水、食物等等,全都得注意!
對于路易莎這樣不提任何條件,直接無私分享了養蠶繅絲技術的做法,夏彭捷等人感激而敬佩——這次他們是真正感受到這位名聲在外的布魯多女繼承人,是怎樣注重工商業,又怎樣對此保持著開放的心態的了。
這真是此時貴族中難得一見的。
所以夏彭捷等人更有干勁了……主要他們認為,未來的國王有這樣一位王后,持續施加影響之下,瓦松的工商業環境肯定是向好的啊!大環境好了,他們任何一個工商業者,才都能好呢!
“真沒想到,養蠶繅絲的技術,就這樣得到了……我們派去的商業間諜都還沒消息呢!”直到眾人送走了路易莎,揚維爾還覺得不可思議。
夏彭捷看了他一眼,沉聲道:“剛才你也聽殿下說了,這是絲國人養蠶繅絲的辦法,和東方人、羅蘭西的做法不一定相同。而我們這兒的氣候和羅蘭西更相近,環境也類似,所以還是要參考羅蘭西的做法——商業間諜不會做白工的。”
在大家點頭贊同的同時,還有人嘟囔著道:“我甚至覺得太子妃殿下說的辦法,應該比羅蘭西的做法更實用、高效……養蠶我還沒見過,但我曾經看過羅蘭西一個家庭作坊是怎么抽絲的。很多細節看不到,不過用來對比評價兩套做法的優劣好壞足夠了。”
聽到這樣的說法,其他人更是信心增加了不少。
夏彭捷對同伴們說道:“我們已經收集了不少羅蘭西蠶種、種了幾年的桑樹,之前也試著養蠶,只是存活率,還有吐絲結繭的幾率總是不高。明年春天,我們就按照太子妃殿下說的辦法,結合所知的羅蘭西經驗,再養一批蠶!”
這件事就這樣敲定下來了,大家都沒有異議。這個時候夏彭捷又提議道:“太子妃殿下教導了我們這樣重要的技術,如果養蠶成功,阿烏尼奧絲織業發展起來,確保阿烏尼奧100年的富庶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作為
穿越中世紀154
對于紀堯姆的‘好心提醒’,
路易莎當然是笑著表示贊同和接受啦——她雖然主張大力發展工商業,但要說誰對商人的戒心最重,其實還是她。誰讓她上輩子生活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呢?更別提華夏自古以來‘輕商’傳統之下,
導致一些對商人的負面認知幾乎是刻在骨子里的!
商人當然有他們的作用,而且這個群體中有好人有壞人,這也是一定的,不適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
將其視作一個整體看待的時候,要小心謹慎、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時絕對正確的!
《資本論》中的著名論斷,
作為一個接受過十幾年教育的人,誰又沒聽說過呢: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
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商人對一個社會,尤其是古典的封建社會,是需要一邊使用,一邊好好控制的。不能讓他不來,更不能叫他亂來。
“是的,我會非常謹慎地看著他們的……商人為了利益,
可以極大調動生產能力增加和商品流動,這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們需要他們。但與此同時,
他們又太容易失控了,只要有足夠的利潤,我猜他們甚至可以賣出吊死自己的絞索。連這樣的事都做得出來,其他事更別說了,損天下而利己也不奇怪。”
路易莎這樣說,紀堯姆覺得沒毛病。倒是旁邊的吉娜對世界認識不深,忍不住道:“殿下,怎么可能有這樣的事啊?人怎么會賣出吊死自己的絞索……再貪婪的人也會怕死啊,而且死了怎么享受貪婪得到的利潤?”
路易莎想了想,給吉娜舉了一個例子:“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直接的形容,實際會復雜很多。譬如,有一個國家窮兵黷武,已經走到崩潰邊緣了,按理來說,他們應該停止連年的戰爭,給國家一段喘息之機了吧?”
吉娜覺得這沒問題,就點了點頭說‘是’。
路易莎于是繼續說道:“但他們沒有,因為一開始一些戰爭就是國內的一些商人,以及被商人的金錢腐蝕了的貴族故意支持的!在戰爭中他們可以倒賣武器、糧草等物資,賺得盆滿缽滿。如果說一開始還在控制中,戰爭過程中國家也可以獲利,那隨著得利的商人,以及他們的盟友越來越多,胃口也越來越大,必定是會失控的。”
“越來越多的戰爭、越來越多的敵人,是不是?”路易莎反問了一句,也沒等回答,就繼續說道:“這種時候,未必沒有頭腦清醒的人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了,但根本沒法停下來。最后就是國家毀滅,他們那些人的財富也被瓜分,本人自然也沒有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