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灰姑娘》并不是近代才產生的故事,其原始版本很早就有了,由此可知它透露出的審美傾向并不是近代的,而是‘自古以來’的。
“是的,他們干得是很好,我得給他們一些賞賜。還有你們……鞋匠們的技藝很好,你們也去做一兩雙新鞋吧,都記在我的頭上,一起結賬。”路易莎低頭看了看自己穿著鞋的雙腳,動了一下說道。
侍女們互相看看,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因為這一雙鞋,路易莎一向是個非常大方的人,對身邊人尤其如此,一雙鞋她們還不至于不好意思。而是眼下路易莎在準備嫁妝,她的‘御用’工匠們都工期緊張,哪能為別人的訂單耽誤呢?
雨果夫人就說了這個情況,路易莎卻搖了搖頭:“也不差這一點兒工期了,已經做好很多了,不是嗎?還有多少?……不管多少,慢慢做就好了,實在不行,婚禮之后送到都是一樣的。我其實不明白,干嘛要像是一次做完一輩子要用的東西一樣。”
“您的鞋子嗎?室內鞋除了這一箱,還有一箱,每箱是十雙。另外還有靴子、拖鞋、木屐、室外皮鞋……但這些都是原來的計劃了,現在您要嫁給王太子,又新增了不少,總之足夠那些鞋匠做到您結婚前了——不過您說的是對的,因為您是女繼承人嘛。”還是海蓮娜最先反應過來,想了想說道。
準新娘們盡可能在結婚前準備多的東西,那是因為嫁妝就是她們分割到的財產了,準備嫁妝時沒準備,事后再要這樣大手筆準備,就要看丈夫是什么態度了。丈夫如果夠大方,也不介意妻子花這些錢,那就無所謂。可如果丈夫不喜歡妻子在這些‘無用之物’上花費太多,那很長時間里妻子就只能靠嫁妝里的東西撐場面了。
這些都讓準新娘們有動力在準備嫁妝時盡可能多地采購,但路易莎不屬于這類情況。女繼承人的身份讓她隨時都能從布魯多得到足夠的支持,想買就能買,也就不用一定要在嫁妝里塞東西了。
之后路易莎一邊試鞋,一邊還有侍女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包袱、一個又一個的箱子給路易莎看,檢查里面的東西。路易莎基本只是看一下品質,覺得差不多就點頭認可了——其實都是有人先檢查過的,非要路易莎再看一眼,也只是確保檢查的人沒有搞鬼,有認真工作而已。
“……是,這兒幾大包全是您的襯裙,總共有180件。”雨果夫人打開了其中一個尤其大的包袱,里面是疊的整整齊齊的襯衣裙,打開的瞬間,有一種要膨脹開的感覺,十分壯觀。
那些襯衣裙材質不同,最多的是亞麻的,次之也有絲綢和薄毛呢的。都是淺色系,白色為主,但也有淡黃色、淡紅色、淡藍色等顏色。一般如果有顏色、帶繡花以及別的裝飾的,都是要和外裙搭配著穿的。
路易莎都被這尤其多的襯衣裙驚到了:“180件?天吶,我要怎么穿的完,即使每天都穿不一樣的,一件襯衣裙也得半年才能穿到
穿越中世紀134
在嫁妝里,
紡織品類,包括服裝在內,雖然也非常值錢,
但和包含珍貴餐具的金銀珠寶相比又不算什么了。如果說看五顏六色的紡織品是眼花繚亂,那查看珠寶時,就饒是見多識廣的路易莎也忍不住心跳加速了——誰能不喜歡這些美麗的東西呢?
“……最昂貴的絲絨和毛皮衣服是單獨存放的,啊,
那一箱是貂皮的,小心一點兒!”收起兩件貂皮禮服和貂皮斗篷時,
就連見慣了好東西的雨果夫人也用警告的語氣叮囑女仆。
因為此時上等貂皮基本就是最昂貴的毛皮了,
近代時興的河貍、海獺什么的,要么此時還被忽視(如河貍,就是因為□□的浸泡可以使其毛發分叉,便于制氈,現在沒有□□的應用,自然在毛皮市場中無足輕重)。要么就根本還沒有進入西方人的視野,
畢竟動物也有地域性,尚未全球化的時代就是這樣的。
當然,一些顏色、光澤等相對特殊的狐貍皮、松鼠皮、獺皮,也不是沒有可以比肩貂皮的,但最好的皮毛是貂皮,這是沒錯的。貂皮名貴到了,即使是最富有的人,也只有一只手數得過來的全貂皮衣服,
畢竟一件禮服完全用貂皮制作,用掉一百多張貂皮也不奇怪!
而如果是斗篷,一般可以用掉袍子兩倍的面料。
多數情況下,
人們的好衣服也只是用貂皮鑲邊裝飾而已。當然,有時用貂皮鑲邊的衣服本身材質非常好,其實也不輸貂皮了,只是覺得這樣搭配更好看……譬如路易莎就有一件頂級絲絨的禮服,也是嫁妝的一部分,就鑲著貂皮的邊兒呢!
收起這些珍貴的貂皮衣服時,金銀珠寶就被小心捧到了路易莎面前。
首先被拿過來的居然是一批精美的盒子,什么材質的都有。木頭的、皮革的、金銀的、石頭的、玻璃的、琺瑯的……當然,無論哪種材質,它在它所屬的那個品類中都無疑是名貴的。像木頭的,用的也是上等的進口熱帶木頭,更致密堅硬,花紋顏色也更加瑰麗。除此之外,還會雕刻花紋、以金銀片之類的東西裝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