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依舊是一廂情愿的美夢。那些東方人可以失敗一次、兩次、三四次,但最終只要有一次勝利就好了。但十字軍一方,每次都是事關生死的決戰,而輸一次就要輸掉全部……從我的角度來說,戰爭進行到這一步,一切已經結束了。”
“你是這樣判斷的,是嗎?”沉默了一會兒,路易三世卻語氣輕快說道:“雖然對十字軍不再抱希望的人很多,但這樣直接下結論的并不多,敢于下結論本身就需要勇氣——很好,一個徹底放棄幻想的統帥,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要說路易三世完全不在意十字軍東征已成徒勞,這是不可能的。他堅持要來一次東征,除了他本身就對戰爭狂熱,同時還得洗刷十年前那次的恥辱外,也是有騎士的情懷在發作的。而騎士情懷么,其實多少是有些被教會pua的。
如果不是自詡‘主的戰士’,單純為了財富,又怎么能兩百多年間前赴后繼前往東方,不計其數的人將性命丟在那里,哪怕局勢對他們不妙時也總有人挺身而出?要知道,從很久以前開始,十字軍東征就是一項虧本買賣了!
路易三世作為君主,是離權力很近的人,倒是沒那么容易被宗教迷惑。但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要一點兒影響也沒有,那也不可能。
只能說,路易三世始終還是更在乎自己的執念……如果十字軍能夠重新興盛,在東方維持存在感,這固然是最好的。如果事情不可行,那獲得短暫的勝利也可以。他只要輝煌的勝利洗刷自己曾經的恥辱,由自己的兒子完滿自己作為一個戰士的榮耀就可以了。
紀堯姆毫不意外路易三世最終會有這樣的反應,點點頭道:“我很高興,我和您在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談一些更具體的了,按照您說的,您會幫助我……”
“是的,幫助你,這是朕的許諾。”聽到紀堯姆這樣急切,路易三世反而笑了。像是任何一個會教導自己孩子的父親一樣說道:“你不該這樣急切的,我的孩子,你這是將自己的弱點露給了別人,這對談判很不利。”
“或許吧,但如果這原本就是最重要的,假裝它不重要其實并無意義。”紀堯姆當然知道戰場上‘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那一套,可有的時候最重要的戰場其實沒有偽裝的必要——真要是為了迷惑敵人,布置的兵力也少,結果被偷家,那就得不償失了。
“好吧、好吧,誰叫你如今完全被愛情點燃了呢?有些頭腦發熱才是最正常的。”這讓路易三世真正相信,紀堯姆并非是要報復任何人。現在發生的事,真的就是表面上那樣簡單……他愛上了一個姑娘,為了和她結婚可以做任何事,僅此而已。
“那么,朕就給你一些誠意吧,比如先解除你的婚約……等你率領軍隊抵達東方時,就會收到菲利普和‘布魯多的路易莎’解除婚約的消息。再然后,等你勝利的消息傳來,你和那位可愛的路易莎小姐的婚事就定下來了!”
就這么一會兒,路易三世臉上再沒有一個中風四年的老人的灰暗,看他的臉甚至覺得他容光煥發。只聽他語氣愉快、蠱惑般對自己的兒子說道:“到時候你只管等著做一個快活的新郎,帶著勝利者的光環、騎士的榮耀,去迎娶你高貴的新娘!”
穿越中世紀102
十字軍東征當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一般來說需要至少三方參與者的‘配合’才能組織起來。
首先是東方當地的基督勢力,當初是拜占庭,后來又多數是那些十字軍城邦國家。現在大陸上連十字軍國家都沒有了,
也就是一些零散的十字軍勢力還可以成為這一方了。他們必須要有‘請求’,向西方請求援助,這樣才會有接下來的事兒。
再然后,就該是教會出馬了,
他們扮演的是中間人、倡導者的角色——不管怎么說,騎士們舍生忘死前往東方,
相比起去搶奪財富,
還是宗教理想更能拿到臺面上說,也更能激發斗志(個體的斗志不好說,但群體匯聚在一起,要長期維持士氣,‘理想’就比黃金還重要了)。
最后則是十字軍本身,多數時候十字軍并不是某個領主帶著自己麾下的騎士就算了,
而是多位領主組成的聯合軍……眾所周知,‘聯軍’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所以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就少有上下齊心、眾志成城的,麻煩從來不少。
總之,要促成一次十字軍東征是很麻煩的,時間、金錢、人……等到全都準備好再出發,怎么也得很長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