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回避了,曾經很長時間里,這活兒都是由女人主持的事實。
總之,到了如今,還保留在農村家庭中的紡織工序,就是紡線這一步了——包括之前處理羊毛,從梳毛到洗毛種種,也都是工坊在做了。紡紗女只能從布商那兒收到處理好的羊毛,紡成羊毛線,然后計件結算工資。
純粹是辛苦活兒,收入極其微薄。除開一些女性算是兼職做這個,補貼家用而已,真正全職做這活兒的女性,就被稱之為‘紡線女’。只有寡婦,以及到了結婚年齡、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結婚,同時只能自己養活自己的‘老姑娘’,才會全職做這份工。
大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紡線女’才會和‘老姑娘’一個單詞吧。
唉!也是留給女性的正經工作機會太少了!即使紡線女這份工作,再努力做活兒,每天計件所得也不會超過1個半芬尼——看起來也不算很少?但這是從早到晚工作(畢竟這份工作是在家做的,彈性上下班的結果,就是吃喝拉撒睡外,全都是工作),且手極快的少部分人才能有的成績!
事實上,多數紡線女一天也就是1芬尼上下的收入……如果是鄉村,似乎挺多工作也會是這個水平?但鄉村的雇主,往往有別的方式補貼雇工,譬如包一餐飯,又譬如今天收的麥子,允許麥客摟一捆回家什么的。而雇主是城里布商的紡線女,就沒有這個好處了。
應該說,那些和她們生活沒有交集的雇主,遠沒有鄉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雇主有人情味,不拖欠工資就算好了!
因為知道全職的紡線女往往無依無靠,本人也相當‘無知’(就字面意義上的無知)。每當布商周轉不太順時,
穿越中世紀077
就在杜波伊斯夫人猶豫不決時,
另一邊,工人們工作的舊谷倉里,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因為今天來了蘿拉她們村子的一批‘新人’,
在玫瑰園管家的安排下,所有人被刻意打散,夾雜在舊人中間。這樣,被簡單教過要做什么事的新工人,
立刻就能上手了——就算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做,看兩邊的人怎么做就跟著做,
慢慢也就會了,
無非就是最初做得慢一些而已。
本質上這就不是一個多需要技能技巧的工作,細心就足夠了。
蘿拉和女鄰居就被分開了,夾在一個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婦女,和一個才12歲的孩子間。
一開始,是做今天的新抹油板。一個個干凈的抹油板發下來,每個人面前都有。端著化開、混合好的油脂的工人,
一手拿一個特制的大湯匙,在每個人面前的抹油板上舀一勺的分量是剛剛好的。
蘿拉就見兩旁的‘熟練工’,拿著木質刮刀,迅速在脂肪凝固前推平刮勻。她雖然是第一次做這個工,但手又穩又快,照樣一次就做好了。注意到她的動作,和她年紀差不多的鄰座婦女還沖她笑著點了點頭。
他們并不是計件算工資,只是座次近的工人是編到了一個工作小組。而同一個工作小組完不成應做的工作,
就得所有人推遲下工時間。所以小組內如果有人拖后腿,是會讓所有人不高興的……這次加入新工人,出于公平每個工作小組都有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