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他的感慨挺真心的,甚至在洛倫佐給兩雙長襪付款后,指著對面的店鋪對他說:“若真是給家里的妻女購置禮物,您也應該去那兒看看。尼斯也是貨物交匯的大城市,別的都不稀罕……唯獨這種玻璃鏡,現在只有特魯瓦才有。”
“啊,或許很快就會經由商人賣到尼斯去,但很長時間里還會是時髦的稀罕貨呢!”
“我聽說特魯瓦玻璃鏡很貴。”洛倫佐表現出了理所當然的踟躕,這也符合他一個普通商人的定位。
攤主笑著揮揮手:“別擔心!如果只是手柄鏡,女士們最喜歡的那種,不算很貴!至少您這樣的商人是能消費得起的……盡管去看看吧!說不定我這里收攤了,也要去看看——這次集市算是掙了一點兒,或許該給家里的女人帶那么一個小玩意兒。”
到底是這個年代的書商……重資產行業,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小商人’的,攤主的這個判斷倒也沒錯。
洛倫佐仿佛是一個愿意聽取建議,的確很愛自己家人的男人,猶豫了一下便從善如流地走進了對面那家店鋪——一走進這家店鋪,他就被驚呆了!
洛倫佐出身自尼斯的顯貴家族,雖然他家這一支不是主□□也見慣了豪富。即使現在境況大不如前,也不是能被輕易震懾到的。但現在見到的這一幕,的確不是能常見的……而店鋪里的其他人,不論伙計,還是顧客,都對他的失神毫不意外。
這家店鋪在特魯瓦地段相當好,原本就是巴爾扎克伯爵的產業之一。
理論上,城市的土地也都是領主的。哪怕有人買下了小地塊建房子,領主也能夠在此收稅,這就和國王向地主收土地稅是一樣的……如此從城市土地獲利,也該滿足了。
但是,世事無絕對。即使這樣,作為特魯瓦城土地最初的所有者,巴爾扎克伯爵趁著本城商貿發達,修建住宅、店鋪都大有賺頭的時候,在城中直接建了不少地產。靠收取大量租金獲利,這也正常。
畢竟,作為領主,‘本能’驅使著他們就是偏好這種投資,要將土地財政進行到底!
今年特魯瓦冷集市前夕,路易莎從租約到期的店鋪中挑挑揀揀,選擇了這間店鋪。沒有再續租,也沒有放出消息招新租客,而是留下來,開了一家鏡子店——零售和批發都做,賣的是玻璃工坊出產的玻璃鏡。
就連大尺寸的穿衣鏡,現在也只讓在這里登記、下訂單了,比過去要方便不少……這同時也是減少人們靠近制鏡工坊的機會。雖然制鏡工坊也不會讓來訪者看到什么,但凡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因為是特魯瓦玻璃鏡的門面,即使知道特魯瓦玻璃鏡不愁賣,路易莎也讓人精心修繕了一番,所以看起來才是嶄新的——當然,真正讓洛倫佐驚呆了的,不會是一個嶄新的店鋪,他被震懾住,還是因為一走進店鋪就能看到的‘鏡窗’。
鏡子店臨街的窗戶開的很大很多,之前不是這樣的,是路易莎要求了,才新開了這么大的窗戶。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用路易莎弄出來的那些窗玻璃裝上,店鋪的采光就變得極好了,是這個時代普通店鋪沒法想象的好!
采光良好的店鋪對后世人來說不算什么……雖然后世人經常逛的商場也談不到采光,大家都是用燈光的,但‘明亮’是肯定的。而且,真的進入一個光線很好,就是帶櫥窗的沿街店鋪,也沒人會覺得‘驚訝’。
可中世紀的人們不是這樣,進入這樣的店鋪,有一種完全超出心理預期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和臨街一排窗戶相對的,是對面墻壁上的鏡子。這完全是模仿了凡爾賽宮的鏡廳,一塊塊玻璃鏡,和窗戶上的窗玻璃一模一樣大小、形狀,最后拼成了一個拱形窗戶狀的‘鏡窗’。
‘鏡窗’不僅僅是反shele對面窗戶照射進來的光線,讓室內更加明亮。同時也通過照出對面窗外的場景,創造出了另一個虛幻的‘窗戶’。當人在兩邊窗戶之間時,有一種空間擴展,兩邊的世界都向外延伸感覺。
“您有什么需要嗎?”恰好一個伙計接待完了一位顧客,看到洛倫佐向自己走來,便有禮地提問。
“……哦……”洛倫佐頓了頓:“是的,呃,我想看看你們的手柄鏡,有人說你們這兒賣最好的玻璃鏡。”
伙計的笑容加深了一些,轉身從拿出一個盒子,打開來給洛倫佐看。盒子里是固定放著的8面手柄鏡,大小尺寸是差不多的,但鏡芯形狀不同,手柄的款式差距更大。
“您瞧,這是現在手柄鏡最受歡迎的幾種樣式,我們的金銀匠趕工都做不完呢!剩的都不多了,下一次補貨不知道要等多久……您如果有滿意的,這次就可以買下。”伙計鼓動著洛倫佐。
說起來,就像所有人預料到的一樣,特魯瓦的金匠在很短時間內大大增加了……金匠這樣高技術人才,也不是路易莎想要多一些,立刻就能培養出來的。所以短時間內要多,只能靠吸引外地金匠這樣了。
之前路易莎讓人邀請了一些知名金匠來,說明了玻璃鏡的流行,會帶動金匠在特魯瓦機會變多。他們來特魯瓦的話,一定能取得‘利潤與榮耀’。從結果來看,這一招還是挺管用的,不少金匠都受邀前來。不過真正讓特魯瓦金匠大增的,還是利益擺在面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