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國王和諸侯們主辦大型活動是這樣的,婚禮,還有其他各種節慶都是如此。結束之后,會給各路人馬禮物和賞賜,不只是騎士老爺們有份,來為活動增光添彩的藝人也有他們那一份。
名義上藝人們是主動為貴人們獻藝,不要報酬,可真沒有事后的厚賞,這位國王或諸侯的名聲就完蛋了。大家會背后議論他的吝嗇,要各地流浪表演的藝人,更是會傳各種真真假假的緋聞,格外不留情面。
所以很多貴族真是寧可在賞賜騎士上,節約一點兒,也不會薄了藝人那份兒——果然是太陽底下無新事,華夏古代也差不多是這樣。
《水滸傳》里的好漢就說過,不要欺負流浪藝人。倚強凌弱不屑于做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流浪藝人間有自己的消息流通渠道,干了那樣的事兒,天下就都知道了,太不體面!
“國王陛下哪兒來的錢?前兩年還為對高登蘭的戰爭收過土地稅,每個標準騎士領要40蘇,我還記得呢!”有人半是疑惑,半是埋怨地道。
之前說話的人解釋道:“您也說了,那次的土地稅是為了對高登蘭的戰爭才收取的。現在我們和高登蘭聯姻,王太子殿下娶了凱瑟琳公主……這樁婚事至少能管用幾年,幾年間不會爆發瓦松與高登蘭的戰爭了吧?”
“而且陛下那時起,中風越來越嚴重,幾乎不能起床了,戰爭本來就少了很多。特別是東征這個無底洞沒有了,最多就是一些小型戰爭。這樣兩年下來,王室的財政情況已經大為好轉,一場盛大的婚禮還是負擔得起的。”
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也有人立刻反駁道:“就算這兩年積攢了不少錢,可剛剛結束的,與洛塔林吉亞的戰爭,又一次花出去了吧?而且還不知道后續得花多少呢!”
對此,解釋的人只是輕描淡寫道:“后續不會再花多少了,無論是士兵尚未結清的軍餉,還是雇傭兵的尾款,又或者安定澤布蘭的花銷,都可以從洛塔林吉亞那兒榨取。這可是一場大勝仗,大大小小的騎士被俘虜了不少,要贖回他們的武器和生命,這是一大筆錢。”
“至于婚禮的開銷,我聽說是托斯卡納的商人提供了大部分商品,一些猶太商人則放出了一大筆貸款……顯然,即使是被賴過賬的羅蘭西人,也不覺得這筆買賣存在太大風險。畢竟,結婚這種事兒,對王子們來說總是大賺的,婚禮當天不就收到禮金了?”
托斯卡納的商賈正是當初瓦松王室賴賬的對象……托斯卡納是羅蘭西的一個地區,那里就是以商業發達、商品豐富聞名的。不只是做轉口貿易,自身的手工業也超強。
所以對那里的商人來說,提供商品本來就比直接借錢風險低、回報高。如果能成功收回欠款,等于是一次借貸,既賺了借貸的利息,也賺了賣貨的利潤。而如果最后被賴賬,實際損失其實也比賬面損失要少不少,只是商品的成本價而已。
“這倒是,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愛德華四世……聽說太子妃的嫁妝金是婚禮前付一半,結婚一年再付14,產下
穿越中世紀054
路易莎最近非常忙碌,
因為制鏡工坊的訂單與日俱增。
鏡子當然不需要路易莎去制作,但訂制鏡子的人,其中不少人決定親自走一趟。這就和路易莎有那么一點點關系了——能買得起鏡子的人都是有身份的,
人都來了,肯定會來布魯多宮廷拜訪,而宮廷也會熱情而周全地接待。
巴爾扎克伯爵人不在,接待客人的主力就是伯爵夫人,
路易莎和伊娃則是伯爵夫人的助手。
這種‘社交’是不能躲開的,就算路易莎不喜歡,
伯爵夫人還巴不得她不去,
路易莎也不能真不去。那樣的話,可以想象會有什么傳聞……路易莎這個布魯多未來的領主,本來就因為性別原因不太能服眾,到時候只會讓更多人覺得,‘果然如此,女人就是沒法統治土地’。
如果路易莎無心統治布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