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經驗豐富、師父傳承技術高的工匠,能夠做出比較好的成品,良品率相對高。
雖然不能產出標準品,這讓上輩子生活在工業社會的路易莎不太習慣,但對馬克西姆的話路易莎是有心理準備的。
所以她也只是點了點頭:“所以你們能做到嗎?要盡可能減少氣泡,不在乎成本的話,能做到什么程度?”
靠人力去堆,如果是奢侈品,倒也沒什么不可以的……哪怕是工業社會,這也屢見不鮮。
馬克西姆給路易莎描述了一下能做到什么程度,還大致算了一下成本。路易莎覺得聽起來不直觀,想了一下還是讓馬克西姆回去做一些樣品來。
然后又過了幾天,路易莎就看到了玻璃工坊不計成本弄出來的玻璃板。嗯,怎么說呢,氣泡比她窗戶上用的玻璃少,要按照此時人們的要求,直接拿去做鏡子也可以了。但路易莎看著零零星星,卻存在感十足的氣泡,還是不滿意。
或許是她見過那些一點兒氣泡都沒有的鏡子(甚至隨身空間里還有呢),所以接受不來吧。
“沒有辦法做得更好嗎?”路易莎面露不滿,追問馬克西姆。
馬克西姆遲疑了幾秒鐘:“路易莎郡主,我們的玻璃板是滾壓做得的,本來就比吹玻璃容易有氣泡。呃,如果我們從坩堝起,更加精益求精,或許能得到稍好的玻璃。但關于這些氣泡……如果您一定要完全消除,或許雇傭更高明的玻璃匠是一個法子。”
“在下的意思是,或許尼斯共和國的玻璃匠會有辦法,他們的技術一向出類拔萃。只不過,聽說他們最好的玻璃匠甚至很難出境,也沒必要出境——在尼斯共和國他們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路易莎想了想:“總有意外,不是嗎?我可以開出一個非常、非常高的價格,買通那些玻璃匠……如果那個玻璃匠不是自由身,就買通他的主人。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價碼足夠的話,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人愿意做交易。”
路易莎的觀點馬克西姆是認可的,不過這話路易莎能說,他卻不能。因為那樣付出的價格會非常高,路易莎是確定由此帶來的收益能大于支出——其實不確定也沒關系,總之她才是那個能拍板做決定的人。
馬克西姆雖然管理著玻璃工坊,可這種事已經超出日常管理的范疇了。
在路易莎的決策下,于是兵分兩路。一邊馬克西姆以自己多年在行業內深耕的人脈、經驗,在特魯瓦及其周邊尋找水平更高,最好來自尼斯共和國的玻璃匠。另一邊,路易莎找到了在特魯瓦有不少業務的尼斯共和國商人,請他們代為搜尋一些玻璃匠。
人在特魯瓦,哪能不低頭?那些尼斯共和國的商人不管愿不愿意,總得幫幫忙。更何況,路易莎要的也不多,少則一兩個也行,且她還給錢呢——尼斯共和國的玻璃產業很發達,從業者非常多,雖然會為了技術領先,限制高水平的工匠流出,可完全限制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是這樣,這種事也算不上破天荒……做了也就做了。
路易莎估計著哪一路成功都可以,兩邊成功就更好了。畢竟玻璃匠可是高技術人才,多一個都能產生更大收益,誰會嫌多呢?
而在等待技術更好的玻璃匠出現時,路易莎也沒有什么都不做。而是讓玻璃工坊日常生產窗玻璃之外,盡量制作一些氣泡更少的玻璃板。這是供自己和海蓮娜做銀鏡反應實驗用的,為的是使這方面的工藝更加成熟,降低一些成本的同時,也讓出產穩定一些。
其實找來馬克西姆之前,路易莎已經和海蓮娜,甚至在安東尼老師(海蓮娜的父親,路易莎的老師,也是一個‘煉金術師’)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銀鏡反應。只不過成功率太低了,這大概是因為銀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達標的不多吧。
這也沒辦法,路易莎真能試出銀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制作方法已經很厲害了!而以此時的實驗條件、原料提純水平,成功率感人其實是可以預見的——不然呢?哪怕是在現代實驗室里,學生剛開始重復書本上最簡單的實驗,也多的是看運氣呢!
路易莎和海蓮娜也只能繼續反復試驗,以期能夠試出成功率高一些、穩定一些的流程。
就在這樣的勤勉中,路易莎和海蓮娜好歹還做出了幾塊在路易莎看來,也勉強能看的成品——那是一塊寬約20厘米,長約30厘米的長方形銀鏡,在此時來說,金屬鏡這個尺寸也不小了,玻璃鏡更是大鏡中的大鏡。
不是沒有更大的銀鏡成品,但更大的沒這個完美。要么是玻璃本身品質不如,要么銀鏡反應不夠完整……
路易莎就拿這個做樣品給巴爾扎克伯爵看……主要是,玻璃鏡雖然是奢侈品,但如果做獨門生意的話,是可以做到規模不小的。到時候是一個巨大財源,而且養活的工匠也不會少——這是之前做窗玻璃不能比的。
或者說,正是因為玻璃鏡是奢侈品,才對比窗玻璃有了這個優勢。受限于此時的運輸成本、運輸條件,運不算不算特別昂貴,但非常麻煩的窗玻璃,這是大家不愿意的。可如果是奢侈品的玻璃鏡呢?雖然嬌貴麻煩,但想想利潤,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也因為關系到一個巨大財源,路易莎得和巴爾扎克伯爵打招呼,這是繼承人對當權的被繼承人應有的‘尊重’。不然的話,以史為鑒,那可是很危險的。
另外,也是這么大的利益在其中,路易莎要做大并保護好,離不開巴爾扎克伯爵的支持。
路易莎去找巴爾扎克伯爵時,伯爵正在品嘗冰淇淋……雖然,冰淇淋是路易莎弄出來滿足自己的夏日小甜點,但自出現起,立刻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喜愛,伯爵更是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