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壞人也是這樣,畢竟壞人也不會希望身邊一堆都是壞人,還是想生活在善人,或者至少正常人圈子里。
“是啊,多好的運氣!就因為她是長女。而你,即使你也是巴爾扎克家的女兒,有同一個父親,命運也截然不同。”巴爾扎克伯爵夫人認同自己女兒的話。
她的心里確實是怨恨的,既怨恨路易莎沒有夭折,也怨恨巴爾扎克伯爵。
同樣都是女兒,為什么如此偏愛長女?召回長女,一下叫小女兒的命運從云端跌落——她也不會想,路易莎本來就是長女。她只會想,過去那么多年路易莎都在修女院,所以布魯多就默認是伊娃的(如果沒有兒子的話)。現(xiàn)在路易莎回歸布魯多,是‘搶’了伊娃的東西。
“聽說布魯多的貴族也在稱贊她。”伯爵夫人想到最近外面的傳言,更加不平了。
“那不過是一些人特意傳的討喜小話兒!用來奉承路易莎的。”伊娃斬釘截鐵道:“布魯多的封臣們,誰會對一個女領主滿意?他們恐怕還沒做好準備,受一個女人領導哩!”
說這話的伊娃顯然暫時忘了,哪怕不是路易莎繼承布魯多,而是她,同樣也是女領主——當然,這也可能是她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和路易莎爭了。所以只管挑剔路易莎,而不用預設自己成為女領主的立場。
現(xiàn)在要她成為布魯多的繼承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路易莎死了,然而這件事很難。
別看各種宮廷陰謀精彩的很,無論是發(fā)動政變、武力奪權,還是暗室下毒、見血封喉,再不然對著‘君王’想辦法,上演一出‘后宮女人大戲’……都是路子。但實際上,能做到那些事的人很少,自身實力、天賦,還有運氣等,缺一不可。
這種事真的那么容易,還有什么秩序可言?傳的很熱鬧,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明少見了,畢竟‘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
總之,巴爾扎克伯爵夫人和伊娃母女,是不具備相應條件,也沒有那么大膽量的。
而且路易莎也知道繼母和姊妹怨恨自己,出于后世對宮廷斗爭烈度的夸大,也有所防備——就算伯爵夫人母女真的突發(fā)奇想,以前不敢做的事打算去做,也不大可能威脅到路易莎了。
路易莎此時此刻,只安心籠絡能籠絡的人,發(fā)展一些自己的心腹和人脈,另外也做一些實事。某種意義上,她現(xiàn)在和城堡里的青年貴族男女游戲,也是在籠絡人(雖然她本身也有日常游戲取樂的需求)。
“……是的,過兩天城里要舉行大禮youxing,我當然會去參加。只希望那是個好天氣,聽有經(jīng)驗的人說,明天起就不會下雨了,至少最近不會。”路易莎在身邊的年輕貴族問起這件事時,和氣地回答。
‘大禮youxing’可以說是此時非常常見的活動,任何宗教節(jié)日、慶典都可能伴隨主教領導的全城youxing,這就是‘大禮youxing’了。
不過這種youxing的級別和規(guī)模有大有小,有的能讓遠方的信眾走上幾個月的路去參加,有的本地居民也參與者寥寥(不見得是缺乏宗教熱情,而是地方貧窮,撐不起‘神圣’的排場)。
這次他們說到的‘大禮youxing’,為的是‘四旬期’。
所謂四旬期,就是復活節(jié)前四十天的齋戒期。雖然中世紀多的是齋期,最多的時候,一年之中多半時間都要守齋——總共有四個長時間齋期,每個都有四十天之多。這之外,一些零碎的特殊日子要守齋,每周周五、周六要守齋……算下來肯定占一年中的多半了。
甚至一些人‘極為虔誠’,進一步認為禮拜一、禮拜三也應當齋戒。再加上要找總能找到的,紀念各種圣人的日子,全年守齋也不是不可能……當然,這就是個人行為了,不是教會規(guī)定。
總的來說,當下正常情況下,教會規(guī)定的齋期,一年有140天左右。至于信徒要多守齋,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畢竟守齋和行圣事一樣,是怎么都不嫌多的。
140天齋期首先就包含了兩個四十天的長齋期,分別是圣灰星期三起,到復活節(jié)前的四旬齋,以及降臨節(jié)開始,到圣誕節(jié)前將臨期齋。這就80天了,再加上每周五固定守齋,以及幾個特殊日子守齋,140天足足的。
雖說齋戒常見,但最受重視的還是四旬齋。
因為圣灰星期三開始,長達四十天都只能吃魚和蔬菜,禁食其他動物,以及動物性食品,人們會極力大吃大喝、歡慶熱鬧一番。
這也是后世狂歡節(jié)的由來……
聽起來守齋也挺難的,不過實際并不總像理論那樣嚴格,很多人也做出了‘因地制宜’的改進。如海貍這樣熱血動物,因為生活在水域,也能強行解釋為魚。又如豬油,加熱變成液體的豬油,不也碰瓷了植物油么。
這次特魯瓦城的‘大禮youxing’,既是為馬上到來的圣灰星期三,以及四旬齋做預演,也是‘狂歡節(jié)’的一部分——當然,此時沒有狂歡節(jié)一說。
這樣日子的‘大禮youxing’,規(guī)格本身就不低。加上特魯瓦城有錢,還有巴爾扎克伯爵這個大金主,排場當然不會小。
到了‘大禮youxing’這一天,果然就像人說的,天氣很好。特魯瓦城的貴人們,趕在神職人員做晨禱時到了特魯瓦的本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