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覺的唐中宗李顯半點沒有皇帝的擔當,一心只為自家人謀福利。
唐太宗,唐殿
“咱們大唐怎么出了如此昏君!!”李治氣的不行,一個朝堂竟然開始賣官!
“大哥,二哥,你們怎么不氣。”李治納悶為何李承乾和李泰二人沒啥反應,他家父皇更是淡定,如此混賬后人不該大罵特罵么。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后世之世,唐玄宗李隆基在這種局勢下還能再創大唐盛世,說明此時的大唐沒爛透。
就想神跡所述,《資治通鑒》和《新唐書》的描述和《舊唐書》不符,大概率也是后人采用了春秋筆法。
只是若李顯再當政幾年,朝堂的局勢就不好說了,唐太宗李世民猜想李顯大概率活不了幾年。
【這也是為何一心向著大唐的魏元忠要支持太子李重俊清君側的原因。
武氏外戚一族不去,大唐危矣。】
聽神跡這樣說,李顯小心翼翼的觀察他家母后的神情,在李顯心里他家母后一心向著武氏一族。
那么自己的利益就和他家母后的利益是一致的,起碼自己上臺后會對武氏一族好。
若之前,武則天或許還向著武氏一族,但是聽到武氏后人如此懦弱無能,武則天早已放棄了他們,不然也不會召李顯回京。
武則天清楚的知道,首先自己是一國之君,作為一國之君自然要為江山負責。
這天下,不能交給武氏一族,那群沒用的東西。
但如今李顯的所作所為亦讓武則天失望
,李顯剛登基之時,利用武氏一族打擊功臣集團,這點武則天還能理解。
但是打擊功臣集團過后竟然沒扶持別的勢力平衡外戚一族,讓皇權旁落外戚之手,當真無能。
武則天最厭惡的便是無能之人。
【接下來咱們說說景龍政變的經過,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帶領騎兵直接殺進了武三思的府邸,因為太過突然,武三思都沒來得及反抗,一家老小十幾口全部被死于李重俊的刀下。
隨后太子李重俊又帶領禁軍沖向玄武門,準備誅殺皇位韋氏和安樂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李重俊和大臣魏元忠此次造反的名號是清君側,目的就是為了殺死武三思還有皇后韋氏等人,因此并未提前控制唐中宗李顯。
于是唐中宗李顯便成了最大的變數,他登上城樓對底下的叛軍說,你們都是大唐的臣子部下,為什么要造反。
你們肯定是受李多祚的挑撥,若你們殺了李多祚,朕便賞賜給你們榮華富貴。
在唐中宗的懸賞的誘惑喜愛,李多祚等禁軍將領被手下的士兵殺死,李太子重俊隨后也被殺,政變失敗。】
唐高宗,唐
“旦兒,朕問你,你知道為何景龍政變為何敗了。”唐高宗李治問跪在地上的李旦。
若是之前,李旦定會裝糊涂說不知道,但如今李旦卻一改常態的不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