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個氣人呀。
竇建德氣的哎呀呀的,他內心有個聲音在咆哮,“李二郎啊,李二郎,你怎么不反?!”
秦。
秦始皇嬴政看的心悶,本為經歷了叫門天子還有之前的大慫,后朝不論發生什么,自己都可以淡然看之。
如今嬴政發現自己好像不行,明明眼前大好江山,明明有有志之子,明明有天策上將,還如此糟蹋!
若他父皇如此,嬴政早就反了!
這唐朝小兒還等什么,有什么好等的?!
明
朱棣看向天幕,聽著唐朝之事,雖之前也知,但沒有如此詳盡。
其他帝王造反篡位,或許該斥責,但是唐太宗不一樣。
【或許有的人說,割地乃是無奈,安撫突厥之策。
那咱們就說說東突厥是什么狀況。
原本的可汗已死,突厥頡利可汗即位不久,政權乃是最不穩定的,所以此時的突厥根本不可能攻打大唐。
而大唐呢,秦王李世民勢如破竹,可謂戰無不勝。】
不知是不是因為樂瑤太為憤怒了,天幕從唐朝眾臣擴大到了唐朝的士兵。
比起唐朝眾臣,唐軍的反應更大一些。
古代消息不靈通,割地的消息長安城內可能人盡皆知,但遠在邊境的士兵們卻不得而知。
都是和李世民一起浴血奮戰的唐軍們,他們聽到李淵和李建成如此輕易的割地,怒上心頭。
除了秦王,根本沒人會體會到他們浴血奮戰的艱辛,割地!竟然割地!
【李淵和李建成這次割地換來的是什么?是和宋朝一樣的百年太平么?
咱們來一起看看,失去了河套之地,大唐失去了這一千多里的緩沖地
,若突厥一旦南下,相當于可以直接抄近道攻打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突厥頡利可汗坐穩了可汗寶座,于是開始南下,攻陷隴州大震關。
武德六年,再次南下,這次攻打的是渭州。
武德七年,突厥再次南下,這次勢如破竹,他們先后進攻原州、隴州,最后攻陷涇州,東突厥一直攻打到距離長安僅僅只有三百里的豳州。
真差一點就打到李淵家門口,好在由李世民擋住,若李世民不在,李淵和李建成怕不是也要雪鄉之游。】
武德五年、六年、七年……
這幾個字眼讓李世民直接赤紅了眼。
也讓殿中的臣子沉默。
“李世民怎么不打了?”李建成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