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閭,你以為呢?”嬴政又問次子,公子將閭向來謹言慎行,“兒子不敢隨意斷言?!?/p>
不說便不錯。
“公子高,又如何認為。”嬴政不甘心的又問
【當然,西夏成朝,并不是宋仁宗一個人的原因。
從宋太宗開始,西夏隱患的種子就埋下了,到了宋仁宗時期徹底爆發?!?/p>
宋光義欲哭無淚,怎么神跡又扯到他頭上了,如何,不把自己挫骨揚灰不算完?
【在收復燕云十六州失敗后,宋太宗心里大為郁悶。
正逢夏州大亂,夏州主李繼捧投奔大宋,宋太宗大為歡喜,既然收復不了燕云十六州,收復定難軍五洲也可。
但由于操之過急,想學他哥杯酒釋兵權,導致李繼捧之弟李繼遷組織黨項叛宋。
從此宋和西夏的拉鋸戰開始?!?/p>
趙匡胤的目光看向趙光義。
這種感覺真是太折磨人了,趙光義有點崩潰,給他個痛快的,死了算了……
【夏太祖李繼遷,黨項族,大宋賜名趙保吉】
【宋太宗時期宋朝的軍事實力還是在的,宋太宗根本沒把李繼遷放在眼中。
雖然夏太祖李繼遷極其折騰,投靠大遼,策反他哥李繼捧,陷害李繼捧,總之反復橫跳,愈戰愈勇。
雖如此,宋太宗卻未斬草除根,在他假意歸降后,賜銀州觀察史一職。】
“真是仁。”趙匡胤冷聲道。
【宋太宗只是養虎為患,宋真宗才是放虎歸山。】
趙匡胤的目光又到了趙恒身上。
趙恒的臉色瞬間不好了,神跡不都講到他那個“仁意”的兒子,怎么還帶轉回來的?
此時的趙恒一點不想知道未來的自己會干什么,好家伙,好處都讓未來自己得了,罪讓現在的他受著。
【但是到了宋真宗時期,定難軍五洲始終叛亂,被驅逐在外的李繼遷請求回定難軍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