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瑤不想回燕京,蕭青山極不贊成。
她爺爺畢竟歲數大了,需要人照顧,可沈姚說家里有人伺候,她想留下來跟蕭青山一起做生意。
既然如此,他還說什么呢。
前段時間……不,確切的說,是在燕京上大學期間,蕭青山就對未來做了規劃。
生意的攤子鋪開了,店鋪、公司日益增多,負責管理的人就少了。
譚家玲給他出多建議,就是招攬一批管理人才。
可惜啊,這年月,金融系還沒普及,懂管理的人才,微乎其微。
就算在全國范圍找,也找不出幾個像樣的。
一次吃火鍋的時候,蕭青山就把曾經寫的一個策劃案拿了出來,這上面是一份龐大的投資計劃。
是針對公司內部成員的,凡是在公司有過半年以上經驗的人,都可以申請投資項目。
這類員工還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不管你做什么生意,必須有進貨和出貨渠道;其二,所有的項目必須公開討論,設立公司策劃部。
投資可以在一千到三萬塊錢不等。
兩個女人面面相覷,這個想法可太新穎了,聞所未聞。
老板花錢給員工創業,而且還提供一定的額外幫助。
人多說,老板是資本家,是剝削階層,可蕭青山這一手玩的反其道而行之,最大的獲利方成了員工了。
上頭還寫明,總公司盈利占比百分之三十,七十都是員工自己的,合約是二十年的期限。
二十年之后,如果員工經營的好,那么子公司就歸員工自己了,而且可以和公司無關。
譚家玲呆了:“蕭青山,你這是做慈善么?”
沈瑤也有同感,沒見過這么當老板的。
她們不知道,這個計劃的數目核算,蕭青山在大學期間就反復研究,還找了數學系的學長幫忙運算。
可以說,完全不會虧損,而且盈利不少。
“這個項目是讓我以后過的輕松一些?!?/p>
“二十年?才二十年,而且只有三成歸自己?”
“二十年不少了,我也沒打算一輩子做生意。五十歲之前,我會結束生意生涯,然后花錢享受生活?!?/p>
“為什么?”
“人上了年紀之后,腦子就不好使了,到時候急流勇退?!?/p>
他淺淺笑著:“怎么樣?二位美女,你們誰肯當這個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