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和李母參加的這個赴西藏驢友團,共計十輛車,三十人。香格里拉是他們入藏的第一站,他們本來打算在此游玩幾天后,從這里進入西藏,誰知就出了這種事情。驢友們都很熱心,一起留下陪李娜四處尋找母親。
陪李娜前來接機的驢友看到只有我和林菲走下飛機,而且機長帶領其他三名空乘人員一直站在機艙口目送我倆,他立刻明白了,這是一架包機。
李娜的同學包機來香格里拉,一定是有辦法找到李母,不過,看這兩個年輕人也不像有什么大本事的人啊?
我能看出這名驢友眼中的疑問,懶得跟他解釋。在去賓館的路上,問過李娜之后,我和林菲知道了李母失蹤的經過……
香格里拉,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地理位置很特殊,是滇、川、藏三省交界處。香格里拉地區(qū)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具有眾多的旅游景點,是藏區(qū)旅游路線上最受游客歡迎的景點。
李娜和李母與其他驢友游完梅里雪山后,分別購買了進入松贊林寺的門票。
松贊林寺號稱‘小布達拉宮’,整個寺廟模仿拉薩布達拉宮建造,依山而建,氣勢非常雄偉,壯觀。
李娜挽著母親的胳膊,隨著熙熙攘攘的游客依次游玩了主殿,偏殿,欣賞了著名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和唐卡,黃金燈等。
在轉經輪處,游客擦肩摩踵,李娜和母親分了手,跟隨在其他游客身后,伸手撫摸著轉經輪慢慢向前挪動。
在轉過一面經墻后,李娜發(fā)現本來走在前面的母親不見了。當時她也沒在意,以為母親先出去了。
李娜轉完經墻到門口尋找母親,卻沒有發(fā)現她的身影。撥打母親的手機,竟然沒有一點聲音,甚至連無法接通的提示音都沒有。
李娜焦急起來,一邊在寺廟里尋找母親,一邊趕緊給其他驢友分別打了電話,很快,二十多名驢友把整個松贊林寺找了個遍,也沒有發(fā)現李母的身影。
一名驢友打110報了警,警察趕到后問明情況,帶著李娜等人查看了寺里的監(jiān)控錄像,并沒有發(fā)現李母出寺。當調出轉經輪處的錄像后,看到了李母的身影。錄像顯示,就在李母走到經墻一端拐彎的地方時,錄像畫面出現了幾秒鐘的雪花點,畫面恢復正常后,李母已經消失不見。
警察很快找到了走在李母身后的一名老年婦女,經過詢問,老婦也提供不出什么有價值的線索,據她說,當時一切正常,并沒有看到有什么人失蹤。
接連幾天,李娜和眾位驢友以及當地派出所的警察在周圍方圓幾十公里內尋找李母的下落,但是卻音信全無。李母就這么憑空消失了。
到了李娜她們下榻的賓館,我和林菲、李娜商議后,讓其他人繼續(xù)他們的旅行,我們三人留下繼續(xù)尋找李母。
第二天一早,我們三人趕在其他游客前面進入了松贊林寺。
李娜指著轉經輪說道:“我媽就是在那個拐角處不見的。”
我仔細觀察著轉經輪,這是一堵二十多米長的石頭墻,在墻體四周掛著無數個用黃銅鑄成的經筒,上面刻著藏文字的經文,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被多少人觸摸過,經筒上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筒體也變成了金黃色。
我伸手觸摸著經筒,沿著李母走過的路線,慢慢前行。
走到李母失蹤的拐角處時,一名身穿醬紅色僧衣的喇嘛出現在我面前,他一手捻動佛珠,一手立掌于xiong前,對我頜首微笑。
我點頭致意,紅衣喇嘛卻擋住了我的去路。
“活佛有何指教?”
紅衣喇嘛的年齡應該在六十歲上下,應該是位得道的喇嘛,稱呼其活佛也不為過。
“施主所尋覓之人已經誤入沙姆巴拉,你可入內速速尋回,否則耽擱日久恐怕會有生命危險。”紅衣喇嘛一臉和藹,說話聲音雖輕,但是入耳清晰,猶如在我耳邊低語一般。
“沙姆巴拉?活佛,我不明白什么意思?”
我隱隱覺得好像在哪聽說過這個詞,但是卻一時想不起來。
“呵呵,你也算有緣之人,況且還是陽間的陰差,積德行善,將來定能成正果。這次也是你的福緣,如能化解此次厄難,功德無量!進入沙姆巴拉的鑰匙就在你心中。”
紅衣喇嘛微微一笑,還是說的含糊其辭,聽的我云里霧里,不明就里。
“活佛,您怎么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