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武將看不出來這詩詞寫得有多好,但是和靖國的詩集一比,高下立判。
沈映階居高臨下地掃視著眾人:“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朝臣們都不說話了,沒有人能有自信做出這樣的詩詞。
沈映階就知道,無論朝臣們如何反對,只要讓他們看到這些詩詞,他們肯定就沒話說了。
阮平安和阮清岳則是一臉的疑惑,他們怎么沒聽說自家老頭子在生前還會做詩?
老頭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阮平安是他培養出來的第一個讀書人。
二人總覺得這事兒哪里有些不對勁,但瞧著皇上如此高興的樣子,而且追封了老頭子對阮清夢日后也有好處,便也沒說什么。
……
下了早朝,沈映階負手立于宮殿前的紅色臺階上,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他轉身對身旁的蔡寶吩咐道:“去把這詩集謄抄一份送到靖國去,也叫靖國的人看看,我大慶也是有文學大家的!”
蔡寶聞言,臉上立刻堆滿笑容,躬身應道:“是,奴才這就派人去送。”
他小心翼翼地接過那些詩集,趁著這個機會多說了幾句阮家人的好話,讓皇上對阮家的印象越來越好:“靖國那些文人總說我們大慶重武輕文,這次定要讓他們開開眼界。”
“阮家人的確是有文采,就連奴才這個文盲看了這些詩都覺得心潮澎湃、斗志昂揚,卯足了勁兒想要伺候好皇上!”
沈映階冷哼一聲:“就你會耍嘴皮子!”
沈映階微微頷首,目光卻已越過宮墻,望向遙遠的北疆。
他忽然又開口道:“還有,從里面挑選出來一些振奮人心的、透露著殺氣的詩句,讓樂坊的人做成戰歌,傳到北疆去。”
他的聲音漸漸提高,仿佛已經看到邊關將士們聽到戰歌時的場景:“北疆的戰士們一定會熱血沸騰!”
蔡寶眼睛一亮,連聲道:“皇上高見!奴才這就去辦。聽說樂坊新來了位精通音律的樂師,定能將那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句子譜成激昂的曲子。”
沈映階滿意地點點頭,袍袖一甩:“去吧,注意謄抄的詩集要用上好的宣紙,裝幀要精美。封面的字都要用燙金的,也讓靖國感受感受我們大慶國的國力昌盛。”
“至于戰歌……”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鋒芒:“上回阮貴嬪在宮中唱的‘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也很是激動人心,一起讓樂坊的人記錄下來,送到北疆去,要讓人一聽就想起金戈鐵馬,想起保家衛國的豪情。”
……
雅月宮,阮清夢聽說了前朝的事情,十分高興。
“祖父泉下有知,一定會高興的吧……”
阮清夢倚在朱欄旁,望著滿園春色,忽而輕嘆一聲:“這宮里的澡豆雖好,卻總帶著一股子澀味,若是能自己調配些新鮮的,倒也有趣。”
一旁的貼身宮女福鈴聞言,眼睛一亮,笑道:“娘娘心思靈巧,不如咱們試試?奴婢記得御膳房存著些花露,還有前些日子內務府送來的澡豆和皂莢。”
“行,那咱們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