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臟穢不堪的話語,為什么要言傳身教給孩子們?”
“還每一句都帶著。”
“老師覺得真的好嗎?”
“我不管你有沒有這種惡意,但是這對孩子來說都是侮辱,和人身攻擊。”
“孩子還是很喜歡老師的,所以讓我不要鬧大,但是說句實在話,我覺得您不配為人師。”
“師為父。”
“師為母。”
“您真的擔得起這個稱呼嗎?您對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母親,也每一句都這么說嗎?”
其實在喬橋眼里,老師每一句的這種臟話前綴,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剛才她寫錯了題,打上一本子的影響更為嚴重。
老師聽到喬橋說的這話,明顯是傷心的,對一個老師而言。
沒有比不配為人師表,更惡毒的否定了。
他眼眶都是紅的,身子微微顫抖。
但是卻說不出話來。
隨后直接扭頭大踏步離開了教學樓。
那些年缺失的救贖(10)
喬橋就這么站在走廊外,透過玻璃,對上了小喬蒽有些擔心的眸子,喬橋對著她笑一下,指了指本子。
讓她繼續學習。
小喬蒽被喬橋的笑容安撫,最后低下頭繼續寫作業。
喬橋就站在外邊等著,等下課鈴響的功夫,喬蒽的魂體站在了喬橋的身側。
“有一次,課間操,我就這么坐在這欄桿這里,想家,那是我來的
那些年缺失的救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