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辦公室內,趙啟明拿著一份剛剛由市財政局、規劃局和項目專家組聯合做出的項目總預算報告,臉上的表情比當初面對省調查組時還要凝重。
“書記,您看一眼這個……”
趙啟明將報告遞給沈風,聲音有些發干。
沈風接過報告,只看了一眼那個最終的統計數字,眉頭皺起來。
“一百二十億?”
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他們最初的預估。
趙啟明苦笑著點了點頭:“這還只是初步概算。”
“專家組的意見是要考慮到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地質難題和文物保護的臨時開銷,最終的總投資很可能要突破一百五十個億。”
一百五十億!
這個數字,對于北川市來說,無異于一個天文數字。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北川市的財政總收入,也才剛剛突破二百億。
這一個項目,就要花掉全市半年所有的財政收入。
這仗,還怎么打?
“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專項資金有多少?”
沈風沉聲問:“二十億。”
趙啟明回答,“這是能爭取到的最大額度了。畢竟,我們這個項目雖然有開創性,但終究不屬于國家級的戰略工程。”
沈風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
二十億,加上市財政東拼西湊,最多再擠出十個億
剩下的,還有超過一百億的巨大缺口。
沈風問:“我們之前引進的偉航科工和多圖科技,他們的投資不是已經陸續到賬了嗎?那筆錢不能動用?”
“書記,那兩筆是企業投資,專款專用,都投到他們自己的產業園區建設里去了,我們政府這邊一分錢都不能挪用。”
“而且,為了留住這兩只金鳳凰,我們給出的稅收優惠政策已經是底線了,未來五年內,他們給市財政帶來的直接稅收貢獻,其實很有限。”
趙啟明嘆了口氣。
“我們現在是看起來滿桌子都是菜,但真正能吃到嘴里的,沒幾樣。我們最大的本錢,還是土地。”
“土地財政,不能再碰了。”
沈風斷然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