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擔心的資金問題,請看大屏幕。”
沈風話音剛落,他身后的巨幕上便亮起了清晰的圖表。
“這是我們北川市未來三年的財政預算報告,旁邊這份,是我們與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共同簽署的合作協議?!?/p>
“諸位請看,三十五億的基建投資,每一筆都已經落實到位了。換句話說,項目啟動,我們北川自己掏錢,不需要偉航科工再為基建多花一分錢?!?/p>
“至于人才,這是我們白紙黑字的人才引進政策,對于行業頂尖的專家,我們直接贈送一套一百八十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外加五十萬的安家費,拎包入住?!?/p>
“物流方面,我們也成功爭取到了省里的鼎力支持。”
“一條連接北川與出海港口的貨運高速鐵路,已經通過審批,明年就將正式動工。這條鐵路一旦建成,從咱們北川工廠下線的精密零件,最多二十四小時,就能裝上遠洋貨輪,出現在外國的港口上。”
沈風的話都擲地有聲,條理清晰,數據從他口中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遲滯。
他的那種從容不迫和深入骨髓的專業,讓會議桌對面那些向來眼高于頂的專家們,也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叫好。
高振東,這位偉航科工的掌舵人,自始至終沒有插一句話。
他只是靜靜地聽著,那雙深邃的目光幾乎沒有離開過沈風,讓人完全猜不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整整一上午,如同高強度的壓力測試,沈風表現得滴水不漏。
面對各種刁鉆和尖銳的問題,沉著應對,對答如流,沒有出現任何一絲一毫的紕漏。
中午的工作簡餐上,氣氛明顯松弛了許多。
高振東破天荒地主動端起了面前的果汁,朝沈風碰杯示意。
“沈市長,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這次來北川之前,我對這個項目,心里是打著一個大大的問號的?!?/p>
高振東的語氣比上午在會議室里緩和了不止一個調。
“一個傳統的農業縣,突然要上馬這么大規模的重工業項目,我實話實說,我怕你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怕你們把這事兒想得太簡單了?!?/p>
“但是今天,聽完您上午的報告,我必須承認,我小看你了,也小看了你們北川。”
“高總您過獎了,我們沒想那么多,就是想為北川的老百姓,踏踏實實地做點實事。”
沈風謙虛地笑了笑,笑容里帶著一絲年輕人少有的沉穩。
“光有踏實,恐怕還不夠。”
高振東話鋒一轉,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像是在分享一個秘密。
“這么大的一個項目,光靠你們北川一級政府,是絕對扛不起來的。部委那邊的支持,省里邊的具體態度,這些才是最關鍵的?!?/p>
他別有深意地瞟了沈風一眼,慢悠悠地說道:“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衛凌云衛司長,對你們北川這個項目非常關心,也非常支持?!?/p>
“我這次下來之前,他還特意給我打了個電話,囑咐我務必多關照一下。沈市長,這種來自更高層級的協調與支持,對項目最終能不能真正落地,才是至關重要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這句話,點到為止,卻字字千鈞。
沈風何等聰明,瞬間就聽懂了這背后的潛臺詞。
高振東這是在提醒他,也是在不動聲色地敲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