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還跪在殿外,怎么勸也不起來。”
劉朝進來稟報,于心不忍,“外面還下著雪。”
朱以海披衣出門,來到殿外,廊外階下,太子弘甲跪在雪地,一動不動,身上已經積了層薄雪。
“你這又是何苦?”
弘甲凍的臉通紅,聲音都顫抖,“兒臣請父皇回心轉意,收回成命,不要廢除母后。”
“她都不認你這個兒子。”
朱以海扶起弘甲,替他拍掉身上雪,又把身上白熊大氅給他披上,“先進屋里說。”
進殿,朱以海揮退外人。
只剩下了父子二人。
“最近還有讀資治通鑒嗎?”
“兒臣每日都會讀,也請東宮侍讀侍講們講解教導。”
朱以海搖頭。
“你天天讀,難道就沒讀懂半點?朕所做的這一切,既是為了你,更是為了大明未來長治久安,為了更加強盛。
讀過漢武帝殺母立子嗎?”
“讀過玄武門之變嗎,記得李承乾與李泰爭儲,最后李世民卻立了李治嗎?”
“太子乃是儲君、國本,涉及國本之爭,就不再是個人問題,也不是天子家事,你還年輕,但將來要成為皇帝,考慮問題就不能僅從個人角度去看待和考慮,你得站在最高的角度。
君主得仁厚,但也不能有婦人之仁。
若是為了一點小仁,甚至假仁,最后卻埋下隱患,鑄成大錯,那就是后悔不及。”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么多英雄帝王,都在立儲這個事上栽了跟頭,朱以海也不得不防。
“朕既然選擇了維護你嫡長子身份,選擇立你為皇太子,而不是廢長立幼,便有責任義務為你掃清障礙。朕也知道你年輕,甚至心里可能覺得愧對張皇后和弘植,這不是什么壞事,但以后得改。
這些事你不用參與,朕來搞定。”
“朕讓你參與修訂新的大明律一事,做的如何了?”
朱以海一邊問話,一邊給太子煮了杯姜茶。
太子接過,喝了兩口,感覺渾身都暖和了許多。
朱以海早就在著手修訂新的律法,大明的基本律法是大明律,朱元章時制訂,用時三十多年,有三十卷四百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