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
天將亮未亮。
村莊朦朦朧朧,遠山欲隱欲見。
田間地頭的麥苗上,都是晶瑩的露珠。
云山下的云山營,是明初所建,原是保護明確規定,老人可以搭乘官員的車進京告狀進奏,地方官不得阻攔。
甚至有過老人直接授任松江知府,以及監察御史的這種情況。
不過后來這種老人制度也廢了,朱以海稱帝后,對鄉村治理,是推行保甲制度,同時恢復了老人,稱為鄉老。
在各村設公約堂或老人亭,讓村民們推選鄉老,制訂村民公約,村民的民事糾紛,由他們先調解,比如田地、房產、婚姻、打架斗毆、債務、偷盜、私宰耕牛、損壞農具莊稼等等這些村民間的民事糾紛,本就復雜,一縣之廣這樣的糾紛太多,縣衙也管不過來。
所以由鄉老來風規民俗來調節處置先,事情鬧太大,或對鄉老處置不服的,也可以再上告縣衙。
鄉老另一大職責就是監察地方官吏,他們是有權直接越級上報,甚至直接上省城上京城告狀的。
普通百姓沒這種上告權力,也不能民告官,但鄉老可以。
鄉老們成為事實上的村長,還要勸課農桑甚至宣講諭旨等,配合保甲制度,大在增強了對地方上的管理,增加了鄉村穩定。
云山營有近四百戶,就有四個鄉老,平時各分管一個大社,要是遇一些重要的糾紛,則是四個鄉老一同開鄉約公堂處理。
今天,四位鄉老很忙,因為許多年輕后山都來找他們開證明,出保書。證明是本村人,身家清白,三代內沒有犯罪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