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祥子。”
“年齡?”
“十八。”
“駱駝怎么來的?”
“我在城外撿的。”
濟南府東門外,御營立著旗桿,下面拿石塊支起一長排門板,就做了桌子,一群身著紅色戎服的軍中文書們,極精神的坐在后面拿紙筆做著登記。
祥子很是艷羨仰慕的看著這群御林軍們。
桌后的御營文書也在打量著祥子,自稱十八,
但看著顯老,長的倒是挺個高但偏瘦,這似乎是這時代所有窮人的樣,就見不到有胖的窮人。
上身一件灰布褂子,初冬了仍然穿著單薄,而且這褂子還打著七八個補丁,
有的地方還是補丁摞補叮穿著條同樣滿是補丁的肥腳褲,
屁股、膝蓋位置也都打著幾層補丁,褲腳處用雞腸帶子扎起,露出下面一雙踩著舊草鞋的大腳。
臉上灰撲撲的,身上還滿是泥,這樣一個窮小伙牽著三匹駱駝。
駱駝價格可不便宜,這是大牲口,一匹好駱駝相當于五頭母牛或四頭公牛,也值三匹普通馬,或兩匹上等馬,以現(xiàn)如今的情況,一匹大約能值到二十多塊銀元到三十來塊。
這三頭大駱駝,能價值近百塊銀元。
那小伙倒也是實誠,對著登記的文書直言是他撿的。
昨夜兵慌馬亂,濟南城中軍民出逃,祥子也跟著跑,跑了一夜,天明后跑不動了,后來干脆不跑了,再后來見到大明御林軍輕騎一路喊話,說濟南府沒發(fā)水,
大明已經(jīng)光復濟南,讓大家都回去。
讓那些出逃的清軍投降,還說上繳武器盔甲馬匹等還額外有賞。
祥子聽了便往回走,他也沒地可處,結果走半道肚子疼,跑林子里解手,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三頭駱駝。
他見四下也無人,又看到駱駝上還打著濟南清軍的烙印,于是便干脆牽了回來。
祥子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
文書又把三頭駱駝檢查了一遍,尤其是那幾個烙印,最后又詳細的盤問了遍祥子的身份。其實祥子是個苦命人,原本是濟南府歷城縣下鄉(xiāng)里人,家里也有幾畝薄地,后來父親把地寄名在鄉(xiāng)紳名下,把該給皇帝交的田賦,拿一些給鄉(xiāng)紳做租,再后來為了逃避崇禎年間越來越重的役,
干脆全家投獻給鄉(xiāng)紳為奴。
仍舊還是種著自家的那幾畝地,
只是得給鄉(xiāng)紳交更多些的租子,不過比起朝廷征的田賦役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