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如雷。
章丘城頭,朱以海與大臣們登高遠眺,能看到城北十余里外的廝殺陣陣,只不過相距太遠,看不真切。
“傳令,金吾鎮近衛驃騎兵標出動1
章丘城中響起戰鼓聲。
皇帝的侍衛向城后的金吾鎮將領們傳達命令。
金吾總兵張名斌接旨,喝令,
“驃騎兵出擊1
驃騎標的游擊馬應彪聞令,興奮的跳上馬,拔出自己的燧發手銃高舉著喊道,“驃騎兵的崽子們,陛下點了我們火槍騎兵的名,咱們,戰馬經常四蹄騰空。
不過蒙古驃騎兵們騎術精良,
他們很好的掌握著節奏。
他們保持著一分鐘大約兩百五十步(360米)的速度跑步前進。
一個優秀的騎兵,
不是看沖的有多快,而是如何掌控節奏。
能快更得能慢。
能控制速度節奏的騎兵,
沖鋒的時候,也能沖的最快。
而控制馬速,更能防止陣形崩塌。
就算是騎兵,也一樣需要陣形,哪怕是火槍騎兵,也得有陣形。
一般的馬賊或是普通的游牧騎兵,真正能打的也就兩成左右,剩下八成那就是隨大流的混子,甚至有許多人可能是膽小的。
所以得在遠一些的距離上開始發起攻擊,通過不斷的調整速度,也讓戰馬有更多的蓄力準備,直到六十步左右的距離時,發起沖鋒。
而對于重裝騎兵們來說,他們一般都要在百步左右才開始跑步,在二十步遠時才開始最后沖鋒,重騎兵負擔重,耐力差全憑一時爆發,必須近距離沖鋒。
相比起來,驃騎兵能夠從十里遠開始出擊,慢步快步跑步到約百步距離時,就已經可以發動沖鋒了。
這是在一箭之外的距離。
一千騎,保持著很整齊的節奏,甚至是踩著鼓點的般的速度在快步。
十里,也就是大約快步十來分鐘左右,就能進入到沖鋒距離。
鮮艷華麗的斗篷飄動,自章丘城后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