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府城,南鄭。
當李國翰率領著人馬沿漢水南岸行軍八十里,在南鄭上游不遠,搭浮橋渡過漢水,正要進南鄭城時,前鋒塘騎慌忙趕回來。
“南鄭城,城上已經是日月旗!”
“明軍,明軍奪了南鄭。”
還坐在浮橋南岸馬札上,一臉疲憊的李國翰正在跟隨軍師爺商議如何給北京稟報這場戰斗,聽到這個消息愣在當場。
“他們明明還在上游,難道會飛?”
李國翰還以為是朱鵬飛派兵搶占了南鄭,但塘騎告訴他是另一支明軍,他們打出的旗號是川貴行營,將旗打的是張字。
李國翰沉默了。
他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再探!”
題本沒法寫下去了,李國翰起身,催促全軍趕緊渡河。
他騎馬渡過浮橋,讓人趕緊在北岸布陣。
果然,清軍塘騎出現在南鄭城下,很快引來了明軍的夜不收。
一隊夜不收明騎遠遠趕到,停在遠處打量著他們。
數十滿州八騎沖上去,那隊明騎居然沒跑,他們在相距北岸軍陣二里遠,展開了騎射,雙方奔馳追逐,往來攻擊,打了一會,居然互有傷亡。
最后那支明騎揚長而去。
清騎折了十余騎,反倒是有些灰頭土臉。
鰲拜聞訊率騎兵趕到時,李國翰已經率兵趕到了南鄭城數里外,再次列下軍陣。
而城中明軍也并不畏懼,居然也派出了一支人馬出城列陣。
當李國翰、鰲拜、徐勇等幾次看著對面的旗號時,也不由的有些驚訝。
除了那醒目的日月大旗。
明軍陣前還出現了許多旗幟,比如有的書寫著御營川貴行營,有的書川貴行營提督張。還出現了諸如五省總統秦等旗號。
“那個紅甲大將,好像是個女人,難道真是秦良玉?”
“可能就是她。”
明軍背靠南鄭城,左側又倚漢江而列。
明代的南鄭城,是在嘉靖年間大規模整修加筑過的,不過明代南鄭城,大體上的格局還是洪武初大修時奠定的,當時是周九里多。
嘉靖、萬歷年間都大修過,天啟年間,因建瑞王府,往北擴建了不少。
城墻四面的護城河,是萬歷年間重修的,闊十丈,深一丈八,由城北引山河堰水而入,河畔還栽了蘆葦。
朝陽、振武、望江、拱辰四座城門,均在嘉靖年間包磚加固,并新增大小炮臺,城門是二重城門,加甕城。
有吊橋,城角有瞭望臺。
因嘉靖時漢中府城人口多,在城外東關形成了大片居民區,所有后來便又加建了東關土城,與府城互為表里,遙想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