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確定?”
“鐵證如山了?!?/p>
總理處,一份絕密報告由錦衣衛東廠聯合密奏,朱由棷謀反。
朱由棷是衡憲王朱常庶的庶三子,初封鎮國將軍,崇禎五年襲封衡王,在位十二年,崇禎十六年,
李自成占領北京后,派姚應奉率兵駐守青州。忠于明朝的將領李士元殺了姚應奉,找到朱由棷,勸他稱帝即位,挑旗抗清。
可朱由棷膽小懦弱,反而主動上表降清。清軍剛入京,便表面安撫,
仍保留其王爵,等朱以海在臺州起兵后,
清廷以衡藩子弟叛亂為由,將朱由棷押入北京,與被俘的弘光、投降的潞王等一起軟禁在京。
次年韃子以謀反為名,連殺十六王。
衡王本來在第二批當殺之列,后來韃子假意議和,便送了弘光、潞王、衡王等數王南下。議和失敗后,惱羞成怒的韃子下令抄斬衡王府,衡藩四散逃命,來不及逃走的被變賣為奴,家產財寶沒收,青州衡王府夷為平地。
衡王朱由棷到了江南,朱以海倒是對這個遠房族侄還不錯的,弘光和潞王都貶為庶民,安置浙江玉環島,卻還保留了他衡王爵位留京。
在之前頒行宗室法后,
衡王也是降爵的二十三親王之一,改封臨淄郡王。雖說是只傳一系,
且世降一等,
可畢竟也還是郡王不是。
怎么也不當謀反的。
況且朱由棷膽小懦弱,哪來的膽子謀反?
不過東廠和錦衣衛沒有證據,也不敢亂說,要說朱由棷雖在崇禎朝當過十二年的衡王,在紹天朝又當了一年衡王,但這人確實沒什么本事,就算謀反,也是不機密。
錦衣衛開始也不敢相信,后來仔細調查,發現這事搞的太過份了,參與的人居然還不少。
義陽王朱朝墠、靖江王朱亨歅、桂王朱由榔等也暗中參與謀反,他們計劃毒殺朱以海,然后擁桂王朱由榔繼位。
而做為交換,朱由榔承諾稱帝后,會恢復衡王親王爵位,并晉義陽王和靖江王為親王,世襲罔替,各擇大郡永鎮。
至于這四位王爺怎么湊到一起去了,順藤摸瓜一查,
也是水落石出。
說到底,還是新頒的宗室法惹出來的。
朱以海自起兵后,對宗室也是幾經調整待遇,如今更是頒宗室法,五服之外皆不為宗室,不封爵授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