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朕愿意,保證一個月內拿下熱蘭遮堡,就是你們的那四條戰(zhàn)艦,如今位置也被我水師鎖定,隨時可以將它們擊沉海底!”
宴會后。
朱以海特意召見了荷蘭使者范德朗。
面對著這個自稱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總督麾下遠東艦隊司令的紅胡子,朱以海開口就是赤果果的威脅。
“熱蘭遮堡,跟朕的青島浮山棱堡相比,
相差甚遠吧?”
“朕在山東,就有瑯琊堡、青島堡、煙臺堡、成山堡、威海堡、蓬萊堡、萊州堡以及青州堡、鐵門堡等九座棱堡,每一座都遠超熱蘭遮,朕的水師艦船千艘,火炮千門。”
范德朗心里不得不承認皇帝這些話是事實,雖然他也知道這些棱堡大多數(shù)還在建設中,并沒有真正完善。
他從臺灣敗走日本長崎休整,
然后搭乘倭國朝貢使船抵達青島不凍港,
在那里見識到了青島港的優(yōu)良,
這是一個極好的天然深水港,而且冬天不凍,明軍更在此大力經(jīng)營,青島港除了新建有縣城外,還有原來浮山前所的軍城,另外新建浮山棱堡,在麻灣里的黃島上,也建有水營和堡壘炮臺。
明軍還把元朝時修建的膠萊運河重新疏通,南北橫貫山東登萊半島,溝通黃渤二海,運河自平度姚家村東的分水嶺南北分流。南流由麻灣口入膠州灣,為南膠萊河,長30公里。北流由海倉口入萊州灣,為北膠萊河,長100余公里。
這原是元朝時因海運漕糧方便,而修建的運糧河,
明朝時被冷落,朱以海挺進登萊后,
接收大量難民后,便著手以工代賑,重新疏浚了這條二百來里的運河。
范德朗來時,運河雖然結冰,但乘著冰車沿運河而行,卻也非常方便。
見過青島浮山棱堡,也見過萊州星城,再見識了登州的幾座堡壘,確實讓范德朗深為震驚,感覺好像突然回到了歐洲,遍地城堡的感覺。
以他專業(yè)的眼光來看這些棱堡,也不得不承認,修的很專業(yè),比起熱蘭遮這種只修了一個主堡的半吊子棱堡,確實強太多,而且明軍城堡里火炮的配置非常高,他們駐守的士兵也擁有大量火槍,并不是他以前跟明朝打交道的那種冷兵器軍隊。
想當年他們幾條船守澎湖島上一座小堡,
能夠硬抗兩萬明軍七八月的圍攻,但是現(xiàn)在,
明軍攻臺灣,雖然也打了幾個月,但其進攻的強度已經(jīng)遠超以前。
甚至來登州這邊看到了明軍的這些堡壘,還有閱兵式上的那些精銳近衛(wèi)軍后,他才明白,臺灣那里的明軍頂多算支偏師,真正精銳的還沒出動。
范德朗面對如此實力強大卻又態(tài)度強硬的皇帝,也不敢再傲慢,姿態(tài)放的很低。
“我們荷蘭也無意與大明為敵,只是想要貿(mào)易合作而已!”
朱以海冷笑。
“荷蘭東印度公司并不能代表荷蘭,你們不過是尼德蘭聯(lián)省共和國授權建立的私人公司,只是政府持有股票,給予你們海外殖民,特別是對東印度殖民壟斷權的大公司而已,你們確實可以和別國簽訂協(xié)議,發(fā)行貨幣,建立殖民地等,但你們并不就是荷蘭。”
范德朗驚訝于皇帝的這番話,他在遠東多年,對于大明話其實也很精通,無需翻譯,就能完全明白皇帝話語,他驚訝于皇帝對荷蘭、對東印度公司居然這么了解。
“東印度公司每年給荷蘭政府分紅百分之十八,你們這家公司是由十四家以東印度貿(mào)易為重點的公司合并而成,由阿姆斯特丹等六處辦公室組成,擁有七十多人的董事會,但掌握實權的只有十七個董事,稱為十七人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