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倆坐了好些年牢,后來新皇登基,這才特赦出來。
還開恩給朱老三父親補了個輔國中尉的爵位,可僅發(fā)過一年半祿,后面就一直是有一點沒一點的拖欠了。
朱老三就是在這么一種情況下降生在皇族朱家的,從小就跟他爹一樣困難。
如今快三十的人了,既沒賜名,
也沒賜爵,更沒有爵祿,甚至連這老婆,都是私自娶的,沒經(jīng)過朝廷同意的,所以他生的幾個孩子,同樣沒經(jīng)過朝廷登記,記入族譜的,
全黑戶黑人。
對于朱老三來說,
雖然是皇族宗親,但他從沒有享受到什么皇族待遇,反倒是從小就受到各種限制。
除了呆在濟南城里挨餓外,似乎什么也干不了,既不能出去擺個攤或做去碼頭扛個包糊口,也不能去讀書考科舉,況且他家也讀不起書。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塞南下山東,攻破濟南,德王朱由樞父子等許多王室被清軍俘虜,帶到關外去。
后來朝廷從德藩的旁支,選紀城王的兒子鎮(zhèn)國將軍朱由櫟襲封德王爵。
那幾年山東的德藩、魯藩兩大親王藩被清軍先后破城,殺了王室宗親上千人,德王被俘,魯王自縊。
新德王朱由櫟十三年進封,
崇禎十七年降清,在今年,與秦、周、晉等十六王被殺于北京。
而朱老三當年在清軍破濟南時,逃過一劫,畢竟他這種連名都沒有的,也沒資格住在王府,也沒有錢財,倒是因禍得福。
后來清軍破關,再度南下,他跟著難民出逃。
這一路逃逃停停,到了泰安,徹底的成了一個難民。
甚至家里大女兒還在難逃時,被迫賣掉了,人牙子說是賣去給大戶人家做丫環(huán),但誰又知道呢,就為了一點點糧食,最終他們把個才八歲多的孩子賣了。
而不久前,他們又跟著難民一路闖到東邊來,就為了投大明圣天子朱以海。
按輩份,朱以海是崇禎的堂叔輩,而朱老三是崇禎的堂侄輩,
所以得喊皇帝叔祖。當然,
論輩份,其實早出五服了,一個是成祖朱棣后裔,一個是魯王朱檀后裔,都是太祖的九世孫十一世孫了。
這一路來難逃的人太多太多。
朱老三好不容易才進了青州府明軍境內(nèi),最后到了臨朐,在這里暫時落腳,可以每天領到些粥,甚至朱老三還有機會去做工賺點口糧。
明軍在各處都設立難民點,甚至還有官吏負責登記核對身份等,各類工匠也會優(yōu)先調(diào)用,士紳官吏讀書人自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