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全新的大明衛士軍餉撫恤新標準,比之之前又大大提升了許多。
陣亡給三年餉撫恤,作戰負傷一等傷給一年餉,殘疾一等還再增發一年餉,也就是一次補給兩年的餉撫恤。
如果作戰殘疾退役,每月還給一兩銀三斗米的口糧。
甚至寡妻、孤兒、老父母等,在他陣亡后也還會有口糧供給。
全方面的保障。
特別是月餉雖沒變,
但增加了一個養老金,每年三個月存在里面,以后陣亡、病故或傷殘退役、年老退役后,就一次性翻倍發放。
全方面的對標韃子。
他們一個馬步甲陣亡給銀一百五十兩,我們就給三年的全餉。
他們給十兩燒埋銀,我們也給。
韃子能提供的,
我們都要跟上,
不能比他們差,
起碼要做到差不多。
他們給三十畝田,朱以海提出,凡成為上等兵,也給三十畝地,
從官田或原衛所軍屯田中劃拔,以略低于市價的價格賣給士兵,
且可以分成二三十年繳這筆買田款,攤下來,每年要給的錢很少。比如,一畝地如何僅賣三兩銀,再分成三十年,一年不過一錢銀子,三十年分期還免息。
三十畝地,一年也不過三兩銀子,若遇大災年還可以暫停一年還款。這種情況下,三十畝地耕種,
怎么也不用擔心這三兩銀子的還款的。
一個上等兵一年餉銀可就能到手四十兩半,
還存了二十七兩的養老金呢。
“陛下,
臣覺得陛下確實心懷將士,
不肯辜負他們,但這個標準確實有些高,這三十畝地分期無息賣給士兵,那基本等于把官田白送了。那個每年增加三個月餉,現在看不多,可一個上等兵,一年累積二十七兩,十年就是二百七十兩,要是三十年能得八百一十兩了,十萬兵可就是八千一百萬兩!”
“韃子給八旗兵丁待遇雖厚,但滿州、蒙古、漢軍八旗全加起來,也才不過十萬,而且他們的這待遇,也未必全落實。”
“劉總憲不需要這般多說,八旗不到十萬是沒錯,但他們這銀子是真給,雖然也會有些克扣貪污等,但這是下面人問題,
韃子朝廷是真給了的。
我們現在兵馬比他們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