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急促的報告聲打斷了嚴我公與江寧留守官將們的議事,經標中軍進來。
“何事慌張?”
“去明營議和的副使陳洪范被明監國綁起來了,已經推到城下,要當眾凌遲處死!”
嚴我公騰的站起。
其它官將們也是莫不駭然。
“他怎敢?”江寧兵備僉事手指顫抖著,不敢置信。本以為雖然江寧一時危急,但大清仍遠強于明,現在清主動求和,本也不過是緩兵之計,還拿出百萬兩銀子,這是很大的誠意了,他們應當高興的下這臺階。
“真要砍陳洪范還是作樣子?”
“是真要砍,馬上就要砍了。”
嚴我公沉吟,“走,上城去看看。”
幾個道臺在那里臉色發白,“他們怎敢,怎敢。”有人則道,“明國這是要不顧一切了,這可怎辦,怎辦?”
一行人神色不安的來到城門。
大明的南京城,非常獨特,與一般方正形的城池不同,南京不循舊制,設計獨特,建造精湛,規模恢弘,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京城城墻蜿蜒盤桓達七十余里,比北京城墻更長,而外郭城周長更是超一百二十里,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城。
整個南京城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組成。
這里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鐘山龍蟠于東,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北倚長江。
舊城區位于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是城市對外交通的要沖地帶,居民密集,商業繁榮,大批手工業作坊也都在此。
地近皇城,大臣們的宅邸也多集中在此。
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處大酒樓則分布在商市洪的舊城西南一帶。
皇城設在舊城東側,北枕鐘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既有水運方便,又和舊城緊密相聯。
雖然地勢低洼是缺點,但四面環山,為兵家要沖。
外郭城有十八座城門,城墻超過一百二十里長,城高8-10米,城寬6-8米,城墻本體以丘陵和壘土為主,城門地段加筑城磚。
城西,儀鳳門外。
朱以海打量著這座恢弘的南京城,也不由的感嘆,這座城確實非常了得。
就說這城墻,典型的重力壩結構,梯形體截面,這種傳統的中式城墻,異常堅固,內部是三合土夯實,包部再包以巨大城磚,在冷兵器時代,用弩炮投石車這些很難擊毀,就算冷熱兵器混合時代,晚清太平天國打南京,也是靠用火炮壓制城上,然后土木作業,用炸藥把城墻炸塌才得以破城,后來清軍收復南京,也是長期圍困,加上這套老辦法,用了幾個月時間才得以炸塌城墻入城。
據說侵華日軍用野炮轟南京城墻,都只不過削平了城墻上部結構,炮彈打在城墻上也只不過留下彈坑。
把奧斯曼轟破君士坦丁堡的烏班爾大炮搬來,也撼不動南京城墻。
哪怕眼下朱以海神機鎮中繳獲的七千斤、五千斤的紅衣大炮,也頂多是能轟掉城門樓子和女墻,面對這堅固的城墻,也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再堅固的城也得需要人來守。
南京四重城郭,倚江靠山,氣勢恢弘,規模宏大,但這也恰成為防御上的一個薄弱點,就是需要守的城門、城墻太多太長,需要的兵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