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最有血性之王朝。”
朱以海站在揚州城的廢墟上,對著匯聚而來的二次北伐將士們舉劍高呼,“韃子本我大明之臣,卻叛亂犯上,奪我兩京,犯我陵寢,更殘殺我大明之子民,此仇,不共戴天!”
“孤,大明太祖十世孫,京鈕祜祿·陳泰被打措手不及。
在親兵護衛下僅以身免逃回江寧,部下三百八旗,三千綠營皆被俘虜。
朱以海命在揚州城下,將這三百八旗直接斬首以祭祀揚州死難百姓軍民,又祭祀史可法等陣亡將士們。
這是明軍京的世職。
不過他也比較倒霉。
因為先前劉良佐棄揚州而逃往淮安,又被明軍逼近,劉良佐便向江寧和北京求援,攝政王見狀,也是大感頭痛。
最后陳泰主動請纓,愿意南下為朝廷解憂。
于是多爾袞便任命辰泰為大清第一任漕運總督兼都轉兩淮鹽運使兼江北巡撫,總督八省漕運兼都轉兩淮鹽運,又巡撫江北,并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加銜也高,直接就是從一品。
本來先前清軍南下后,并沒有按明舊制設漕運總督的,但現在從杭州到淮安,漕運幾乎癱瘓,連淮揚這個鹽產銷重地都被明軍攻占,對于大清來說,這簡直比南京被攻占還要命。
清軍入關后,軍事上太過順利,這也導致他們攤子一下子擴大了許多倍,新接納了幾十萬降軍整編為綠營,官員也增加大量,這都導致了開支大增,更別說南邊還一直在打仗,最近還越打越烈。
這些都要錢。
環太湖蘇松地區的糧食,兩淮的鹽,都是北京清廷倚為命根子的東西,可現在這命根子卻被明軍拽在手中,這如何能行。
陳泰快馬加鞭,只帶了五百騎就趕往淮安,一到淮安又立馬找劉良佐調了三千綠營南下,直奔揚州。
他這趟南下很順利,明軍并沒阻攔,可誰知剛進揚州,他正張羅著修復揚州城池,召集兩淮鹽商們,重議淮鹽運銷之事,結果明軍就打過來了。
陳泰一看明軍船上直接用紅衣大炮轟城,立馬讓綠營守城,然后自己悄悄的易服逃跑了。
他這個漕運總督雖是從一品,但也得歸江南五省經略嚴我公節制,剛丟了城只能來找嚴我公派兵幫他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