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看著這些成規模的“村鎮企業”,感嘆著日益發展之下,他日后的日子雖不如后世那般便捷,但必然是要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更方便吧?
黎淮星正暢想著這美好的未來——幸好他有金手指,不但能教爹發家,還能給自己未來的好日子添磚加瓦——一個滿身臟亂的老婦人,忽然撲了過來。
對著不足十歲的黎淮星,滿口的“我兒、我兒”,幸好哪怕是出來在村中閑逛,小廝和護衛也是隨行的。
小廝及時擋在黎淮星身前,而更前面的,是人高馬大、虎目一瞪便煞氣逼人的護衛,雖說手中的大刀沒有拔出,也叫周圍不少人心頭驚顫。
落花村名聲在外,只之前戰亂紛擾、商道受阻的時候,來往的客商少了些,如今是又恢復了。
而落花村的人也已經習慣了這人來人往的熱鬧,見的人多了,帶著小廝和護衛的,自然也就不多惹眼。
但這種險些擄孩子,且是擄這一看就是有錢人家少爺的孩子的事兒,還是
新弟弟
黎淮星沒去說白天的事情,甚至交代小廝和護院也不要提,在他們眼中只以為是怕家主和夫人擔憂、以及責怪他們沒照顧好少爺——雖然家主和夫人都是和善人,但是在涉及家人安危一事上,他們是絲毫不會妥協的。
實際上黎淮星只是想著,這要是一查下去,發現事情真就是那么巧可怎么辦?
他喜歡不了那些人一點兒。哪怕只是出錢雇工,將他們送往偏僻院子里養著,他也覺得心底膈應。
他娘應當是比他更難受。
至于他爹會否因“到底是生身父母”這一緣故,他日知道了這件事情而心中難過?
雖然也心疼爹……
但黎淮星想了許久還是沒開口,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想法。
其實相較于他,甚至是他娘,這個村子里的老人跟黎家那一家子相處的更久,那個瘋婆婆要真是黎家人,哪怕對方蓬頭垢面、瘋瘋癲癲,但這里的人應該也能認出幾分不是?
黎淮星覺得,相較于確認這瘋婆婆的身份,宣家是否會來人糾纏,才是目前該考慮的事情。
他們衣錦還鄉,宣家哪怕是在隔壁村,也不可能一點動靜都聽不到,以宣大牛和宣于氏那兩人的性子,能不能占便宜?
——縱使他娘與小姨宣姝對那家沒有一分惦念,到如今也是提也未提,可宣大牛和宣于氏卻不是什么識時務的人。
可讓黎淮星意外的是,他們共在村中休整了近十日,那一家子也沒湊上前來過。
黎淮星倒是有心打聽一二,以備不時之需,但問小孩兒,小孩不說一問三不知,也答不出什么有用消息。
——別以為孩子小,可他們耳聰目明記性好,學起大人的話來最是機靈、嫻熟。唯一的限制就是理解力與活動范圍,外村的事情若不是傳的沸沸揚揚,他們就不怎么知道。
想問大人,但以黎淮星“幼時離家”且眼下也年歲尚小的情況,即便他以“背井離鄉久,想問一問家中過往與親眷”為由,大人們對其也是敷衍居多。
看看黎成周兩口子將仨孩子養的多好——別說這仨親生的,便是宣姝這個妹妹,如今哪又有一分村姑的模樣——他們敢在這孩子面前說三道四?
還以為這孩子是當初話都說不利索的“傻”模樣呢?
說到這件往事,他們就又想起當初給黎淮星撐腰的貴人。
現如今黎成周一家回鄉,當初的駱管事也是前來拜訪,對其態度可透著恭敬與討好。雖然黎成周并不倨傲。
要知道,如今駱管事在這片地界,不說縣令都要禮讓三分,但也絕對是跺一腳,縣令也要憂心一番的存在。
黎淮星只能無甚收獲的回家,直到休整好的隊伍再度出發,不少鄉親前來張家壩送行。
——張家壩的繁榮水運,雖是受到戰亂的一時影響,但如今也漸漸恢復??梢娋竿跗蕉ㄌ煜碌南?,已經廣傳四野。